結果收到了編劇楊雪的訊息:戴戴啊,劇本我發到你郵箱了,抽時間看看,儘快給我意見,我好修改。
戴殊眼睛一亮,有些激動地抓著手機給她回訊息:好的,辛苦了楊姐,我看完就給你反饋回去。
戴殊這部關於家暴的電影,是跟老搭檔一起合作的。
就是編劇楊雪。
這是她那本改編成網劇的小說的編劇,當時她們有交流過想法。
有過思想上的碰撞,她知道這位編劇楊雪是位有自己想法的好編劇,腦子裡有很多閃光點,也有很多想法。
奈何現在的市場好像編劇並沒有那麼多話語權,也沒有那麼多懂得賞識編劇才華的伯樂。
所以在遇到戴殊的時候,她們相見恨晚,彷彿雙方事業上的光亮。
楊雪將戴殊不那麼成熟的小說改編成了適合拍攝的網劇,並且最大程度尊重了原作者。
而戴殊希望做導演的時候可以把小說作者或者編劇最想要展現出來的東西,儘量不經過任何刪減地呈現出來。
這是她電影執導的追求。
因此編劇楊雪和戴殊有事業上的共鳴,這次得知戴殊要自己做導演,處女作還是關於家暴的,楊雪主動聯絡上戴殊。
兩人當時從東北菜館,轉移到肯德基最後轉到咖啡館,聊了一下午,說了說各自的想法,隨即一拍即合。
戴殊處女作的劇本,就用楊雪關於家暴的劇本。
楊雪整理修改自己的劇本,直到現在才發到戴殊郵箱,終於收到了劇本,她能不激動嘛。
恨不得電梯快點再快點。
回家之後,戴殊將外套脫了隨手扔到沙發上,進書房收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