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今日在座的,過去能推他到那個位置,未來未必不會生出私心。
不論如何,大齊的江山經不住這樣算計了。
這次祭祖好不容易凝聚起的君臣一心,不能因為他們父子間的矛盾再讓人心散了。
自祭祖回來,父子還未照面,也該見一見了。
這場議事還未開始便結束了,宋軼和孫天得肩並肩走著,步伐很慢。
待到宮門口宋軼才開口:“太子殿下行事沉穩許多。”
不大像往日的風格,不過還是一針見血,不喜囉嗦。
太子和皇上向來針尖對麥芒,少有政見相同的時候,這次倒是一反常態。
“沉穩些是好事。”宋軼點頭認同,兩人在宮門口告別。
君心難測,先看看再說吧。
陸瑤也已經知道皇上退位之事,趙恆果然猜中了。
祭祖之後,父子倆之間的一切都該有個交代。
趙恆繼位,要面臨的問題不會比皇上好多少,朝中雖然支援趙恆的大臣不少,但其中也不乏為了一己私利的,他要肅清朝綱也絕非一夕之間的事。
今年朝廷下的詔書格外多,先是科考案連下三道,接著皇上竟然下退位詔。可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皇上退位的訊息,一個上午傳遍京城,京城裡的茶樓小館又多了不少談資,百姓談論朝堂的熱情堪比這炎熱的天氣。
世家大族就更不必說了,太子先是推翻了明仁帝時期冤案,接著皇上就退位,看來是皇上已經壓不住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上位後怕是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了。
這對世家也是好事,之前山東大儒和清河崔氏進京,東宮開辦女學,就已經初見端倪了。
皇上下詔退位的當晚趙恆去了華清殿陪皇上用膳。
華清殿早知道太子要來,早備好了酒菜,趙恆進去的時候殿內除了皇上就只有常貴。
“兒臣拜見父皇。”趙恆拱手行的常禮。
“身上的傷如何了?”皇上的聲音沉沉的,透著一絲疲憊。
這次祭祖之後,皇上是肉眼可見的老了,像是從心理上被擊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