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荒蕪,荒地多,可土壤貧瘠,百姓食不果腹,每年春日,外祖便命士兵替百姓墾荒,多開些荒地,多撒些種子,想辦法讓他們填飽肚子。
這種活,對趙恆來說真的是不費勁。
一般都是象徵性的犁兩下就交給身邊護衛小廝,可楚王不知道啊,以為就是讓犁地呢,竟是一直沒停,十分賣力。
皇上看的直笑,指著老五和旁邊的大臣們笑道:“這實心眼孩子!”
大臣也十分配合道:“楚王殿下心誠,必定風調雨順!”
一旁的景王恨得都要發瘋,他沒想到父皇竟會把犁給了趙恆。
剩餘的皇子中,他最年長,功勞最大,憑什麼是他趙恆。但當著皇上的面卻不露分毫。
本來,他顧忌母妃,遲遲沒有下定決心把藍芩送進宮,如今看來,是不得不這樣做了。
今日這事,眾位大臣心裡又打起了小算盤,楚王殿下越來越得寵,未必就……
楚王代皇上扶耕的事很快傳開了,當然伴隨著這件事傳出的還有楚王殿下身強力壯,一會兒的功夫竟然犁了好幾隴地。
自然,楚王扶犁這事也傳到了王府韓長史的耳中。
韓長史跪在趙恆面前:“王爺,臣死罪,沒有提前告知王爺扶耕事項,是臣的過失!”
韓長史的表情快哭了,他是真沒想到皇上會把這重任交給自家王爺。
按說,這樣露臉的事是真輪不到他們家王爺的。
若是早知道,他一定把注意事項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告訴王爺,省的王爺丟這麼大的臉。
替皇上扶耕可不是真的讓他犁地,這是有託付江山的寓意。
趙恆喝著茶,睨了韓長史一眼,淡淡道:“父皇向來善變,這事別說長史,本王也猜不到,本王有的是力氣,不過多犁兩隴地,多大事。”
若真能風調雨順,那也是值得的。
韓長史聽自家王爺口不擇言說皇上善變,忍不住想要提點。
可看到王爺有些不耐煩的表情,扯了扯嘴角:“王爺說得是。”
王爺脾氣不好,他說的多了,就會直接叫青鸞把他拖出去。
當然,也不是真的拖,就是用手臂夾著,弄到門外,再規勸幾句。
上次,被青鸞拖出來,還被這小子嫌棄重,讓他少吃些,否則下次夾不動,只能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