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來信主要是不讓他擔心西北,安心留在京城,等著成婚。
定國公對皇上的賜婚很滿意,對陸家家風也是稱讚不已。
定國公和先平寧侯有幾分交情,當時若不是先皇突然賜婚,也許傅瑧嫁的就是平寧侯陸伯山。
沒想到如今竟是傅瑧的兒子要娶陸伯山的女兒,這大概就是冥冥註定的緣分。
定國公在信中還提到了小皇孫趙煦,雖然趙煦已經封了成王,不像之前太子府世子那樣惹眼。
可他這個先太子嫡子始終是有些人的心頭刺。
畢竟當年,趙煦出生時,皇上十分高興,再加上趙煦聰明伶俐,皇上就有直接封其為皇太孫的想法。
後來,皇上聽了閣老的意見說,怕聖寵太盛反倒對小皇孫不利,這才讓皇上打消念頭。
如今看來,幸好當時沒有封為皇太孫,否則只怕太子薨後更沒命活到現在。
趙恆派了暗衛一直保護在趙煦身邊,近日倒是並無異常。
說來,皇嫂這次幫了他一個大忙,沒想到常祭酒那樣清高的人竟會去求魏閣老。
不過,那件事後,他特意派了青雲去常府感謝,那常祭酒竟不肯承認,說從未私下見過他。
後來,皇嫂派人送了封信給他,說他和常祭酒不熟比熟好。
他也明白了常祭酒的意思,這朝中盯著他們的眼睛太多,若是傳到皇上耳中,這事情就變了性質了。
常祭酒身上可是貼著先太子的標籤呢,若不是這些年去了國子監避其鋒芒,只怕早被崔家或者景王的人迫害到什麼地方了。
先太子薨逝不過三四年光景,可曾經那些身著紫袍的太子舊臣哪還有蹤影。
趙恆把定國公的信看完後就燒了,先皇猜忌傅家,可父皇對傅家也不是一點猜忌也沒有吧?
否則怎麼會外祖一大把年紀還守在西北,傅家世子之位空缺多年,縱然是外祖不肯過繼別房子嗣,可這種事,一般皇上都會干涉的,可皇上竟是也沒有提過國公府重立嗣子之事。
如此一來,將來外公故去,西北軍就回到了皇上手中,這算盤真的是打的啪啪響。
若為了那個位置猜忌親人,寡情薄義,他趙恆還真做不到。
趙恆處理完手頭上的事後便去了妙音閣,到了才知陸玉庭不在,露濃說陸玉庭去了魏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