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她確實告訴了他原因,她說,她享受賺錢的快樂和他享受建功立業其實一樣。
琴棋書畫救不了窮苦百姓,可是錢能。
她想做的事,琴棋書畫幫不了她,可是錢能。
不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她方家賺錢有方家原則,做善事也不是讓別人叫一聲大善人。
她說方家創業的老祖宗曾是個四處流浪的乞丐,落腳揚州城,得過揚州城人恩惠,曾立誓,若有出頭之人,祖祖輩輩還恩此地百姓。
他在江南足足逗留了兩個月,離開江南之時,向她許諾三個月後必上門求娶。
她害羞應允,他離開那日,江南也下著細雨,紛紛揚揚,淚溼衣角。
他乃平寧侯嫡子,兩個弟弟已經成婚,可他作為世子卻遲遲未曾成婚,也不是沒有原因。
他的母親乃是大齊明仁皇帝嫡親妹妹的孫女靜姝縣主。
自小眾星捧月,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若嫁個愛她的郎君本可一生順遂。
可她卻獨獨看上了他的父親。
那時父親已有指腹為婚的妻子,便是三弟的生母,韋家嫡出大小姐。
只是韋家日漸沒落,祖父當年沒有解除這門婚事也是不想做寡信之人。
祖父雖有遺憾,但韋氏進門後孝順公婆,照顧丈夫,十分嫻淑,和父親也十分恩愛。
可父親被母親看上,她縣主之尊,自是不能做小。
他的外祖母用韋氏一族的前程為威脅,韋氏最終自請下堂。
父親自是不肯,進宮在皇上寢殿外跪了三天三夜。
皇上不肯見他,派了小太監傳話,但也做出退讓。
父親要留下韋氏可以,必須娶靜姝縣主為妻,而韋氏為妾,否則便賜死韋氏。
貶妻為妾,這對女人來說是莫大的羞辱。
可韋氏為了母族和她深愛的父親,只能隱忍。
他對韋氏還有印象,和母親張揚外放的美不同,是個極其秀美婉約的女子,父親也只有看她時眼中才有柔情。
父親從不苛責他和二弟,對他這個長子也是十分看重,一出生便被立為世子。
可父親從未對他像三弟那般笑過。
母親自是不能忍受,對韋氏百般刁難,趁著父親外出征戰,以韋氏不守婦道為由,賜死了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