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521章 我可以穩紮穩打,你卻只能兵行險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1章 我可以穩紮穩打,你卻只能兵行險著 (1 / 2)

這些時日下來,康懷英拼得焦頭爛額,幾次好懸陣亡在城頭上,也早已憋得一肚子火。是以聽劉鄩說罷,他狠狠的啐罵了口,又恨聲說道:

“朱溫狗賊,不肯退回潼關,那是最好不過!也全因梁賊兵發突然,我陝虢軍不得不以一處藩鎮的兵力,抵擋他諸路兵馬一段時日。如今我朝集結大軍前來,那朱溫還真以為能夠與諸鎮雄兵抗衡不成?

劉節帥,眼下樑賊大軍既退,我等是否也當整頓部曲,出兵襲擾敵軍後隊。如此協同袍澤軍旅,以共討梁賊?”

劉鄩聞言卻苦笑了一聲,本來他以善於用計而聞名于軍中,然而面對朱溫大軍連日格外猛烈的狂攻,劉鄩疲於應對,也根本沒有出謀用計的餘地。眼下終於有了喘息之機,他斟酌思索一番,卻搖了搖頭,又說道:

“不妥...梁國大軍處心積慮的要重挫我朝,想必退返途中,也會設下伏兵而意圖奇襲我等派出的追兵...朱溫既然不得已從陝縣退兵,這便也能看出梁軍在陝虢軍地界也愈發被動。

畢竟陝虢軍傷損已甚是慘重。穩妥起見,同僚部眾前來會師之前,你我只顧整頓陝縣城防與麾下兵馬便是。而梁軍應該是往虢州弘農的方向行進,看來朱溫仍要與我朝決戰,也頗有破釜沉舟的意味。既如此,我軍只須穩紮穩打,不必冒險出兵襲擾,而朱溫愈發心急火燎,他又能如何應對?”

而陝縣西面城門之外,朱溫由一眾宿衛擁簇著,也正要啟程向西南方向行進。陝縣城頭上方守軍歡呼雀躍之聲,隱隱的傳入耳中,朱溫陰測測的轉過頭來,眺望掃視向城頭,仍是滿目猙獰怨毒的殺意。然而他到底又轉過了身去,厲聲喝令三軍啟程,距離這座前不久他還勢必要攻破屠戮的城郭越來越遠......

也正如劉鄩所料,朱溫下達軍令,調遣兵馬於路上設下埋伏。倘若劉鄩、康懷英趁機出兵攻打大軍後陣,幾撥伏兵便會驟然殺出,截斷陝虢軍後路,而梁國主力軍旅也會再殺個回馬槍,而做全殲陝虢鎮牙軍最後的嘗試。

然而只要劉鄩不中計,朱溫也仍舊奈何不了陝縣城內死守至今的敵軍部眾。

正因為常好用計,劉鄩也很清楚往往戰局處於劣勢的一方,才更需要兵行險著、出奇制勝。雖然陝虢軍治所一時危急,而熊耳山又慘敗一場...但是李天衢既然統領大軍已經殺入陝虢軍地界,戰局上佔據主動的,也仍是魏國一方。

而李天衢與劉鄩的想法相同,一撥輕騎急行趕赴陝州陝縣,與劉鄩、康懷英所部牙軍會師,並且傳達李天衢的旨意:陝虢軍其餘部眾,只須安撫城內百姓,修補城防便是,即便梁國大軍退去,也切莫輕舉妄動。

整合會戰以來蒐集到的軍情,朱溫這次傾全國之力而前來侵攻,除去楊師厚等已經侵攻入中原的軍旅,以及陸續被擊潰殲滅的部眾,還要再算上必須北上阻扼晉國大軍行程的部隊...朱溫倘若集中軍力於虢州弘農一隅,兵馬數目應該會接近十萬。

然而李天衢雖然分調出一部分軍力,由符存審統掌南下抵擋楊師厚等將領所部敵軍,而還沒算上葛從周所統領的近三萬揚武鎮牙軍,由他御駕親自統領的軍旅仍有十二三萬之眾。更何況晉王李克用此番勢必要手刃仇敵,由他親自統領的還有八萬馬步軍精銳......

這麼算即將參赴決戰的三方軍力對比,魏晉聯軍要比梁國多出一倍不止。李天衢心說就算不是穩操勝券,可是更加急於扭轉局面的,也只會是朱溫。

而且就算是潼關地接古弘農之地,最多旬日光景,晉國大軍殺至弘農城下。對朱溫恨之入骨的李克用,也絕對會調遣兵馬攔截住梁軍退往潼關的歸路。所以李天衢很清楚,自己這邊不需要冒險,步步為營,只要排兵部署不犯任何錯誤,那麼對於朱溫而言形勢只會越來越險峻,按後世的話來講便是容錯率極低,直到徹底身陷絕境當中。

“如果易地而處,倘若是我似朱溫這般被動,又會如何應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