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471章 除了尊老敬賢,我的確還有其它目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1章 除了尊老敬賢,我的確還有其它目的 (2 / 2)

不過諸國各方彼此相互攻伐兼吞,果然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老朽力薄才疏,遂只想保得贛南百姓安樂,然而吳國楊行密慾壑難填,侵吞我虔州故土...盡雖受陛下皇恩厚封,只是故人言歸正守丘,老朽只嘆已是暮年,南歸故土,也不知楊行密那廝,待贛南諸地父老鄉親又會如何?”

李天衢聞言微微一笑,遂安撫盧光稠說道:

“盧老也不必傷懷,吳王悍然出兵吞佔鎮南軍全境,說到底師出無名。贛南百姓對盧老格外推崇擁戴,如今被威迫由吳國統轄縱然一時屈從,當也必然是民怨積深。

朕也願向盧老擔保,由我魏國以為援助。有朝一日,盧老終究能重返虔州,恩撫鄉親百姓,以圓了您重歸故土、落葉歸根的心願。”

盧光稠聞言面色微微一動,也不由與他老兄弟譚全播對視了一眼。此行前來請求李天衢收容庇護,盧光稠的確也曾設想過以魏國為靠山,等候時機重新殺回虔州,仍可治理家園鄉土的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魏國雖然實力更為強盛,吳國也絕非是不堪一擊。有長江天塹阻隔,吳軍亦是將才雲集、水師善戰。而魏國要陸續攻克宣歙軍、鎮南軍大片疆土,才能揮兵抵至贛南地界,那就意味著必須要把楊行密打得快亡國了...可是以吳國如今的軍力而言,這又談何容易?

盧光稠的鄉土情結本來便極重,可是這個時候,他卻不得不感嘆的想到自己年紀已過六旬,屬於大半截身子都已埋在黃土裡的歲數了...恐怕也很難再重返贛南故地,也只盼望自己的兒孫有機緣隨著魏國大軍取回虔州故土,他也就知足了。

然而自己喟嘆感言,聽魏帝李天衢便立刻介面,答應的十分痛快。盧光稠更是感激之餘,心中也不由又漫生出幾分有生之年,能夠重歸贛南的指望。

按李天衢的打算,就是按扶植協助盧光稠能夠歸返故土,重掌以虔州為中心的後世江西省南部大片疆土。因為他很清楚盧光稠在當地的聲望,當真可以用被百姓敬若神明來形容。

雖說盧光稠的長子盧延昌很不爭氣,可是還有譚正播這個故友能挑起大梁。而按史載在他病逝之後,贛南諸地生民人人悲慟、如喪考妣,哭泣之聲、充盈街巷...還在各處建廟祭拜,來來往往上香祭拜者川流不息。而其中絕大部分祠廟一直延續了下去,誇張的是到了後世依然香火旺盛。

而趁著盧光稠如今在贛南的聲望更處於頂峰之際,哪怕只由他的子嗣、心腹能夠重歸故里,當地百姓想必也盡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吳國以後有極大的機率要爆發內亂,屆時促使江西南部地域諸地再度揭竿而起,到時後院失火,那麼楊行密的後人,還有什麼底氣與我爭?

與其說是相互利用,更似是要彼此成全。李天衢透過盧光稠,意圖加劇以後吳國內部動盪的局面;而盧光稠則需要有魏國為他出頭,才有希望重新返回贛南故土...是以兩人相視一笑,旋即共同舉起手中玉盞,痛快將盞中美酒一飲而盡。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