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魯隱,你與王鬱一併率部奔襲涿州歸義,趁敵軍不備,務必要焚盡魏人糧秣輜重!”
“遵命!”
“耶律拔裡得,你便與趙德鈞去攻取涿州固安,同樣斷敵糧秣,毀掉魏人後勤補給,不得有誤!”
“遵命!”
“耶律漚裡思,你則與耶律郎五、趙延壽揮軍南下,經北平易、定二州,直接殺入魏國成德、橫海藩鎮轄地。魏人集結重兵於薊北,乍聞後方有失,必然陣腳大亂!你儘管放手襲掠守備空虛的城郭鎮坊便是,就是要攪擾得河朔各地越亂越好!”
“遵命!”......
被耶律阿保機點倒名頭的一眾軍將,相繼起身,豪聲領命。也還是按以往南侵時的配置那般,以契丹族貴胄將領為主,由本來燕雲地界出身,而更熟悉地形的漢人將官為副,北地其它族裔首領,做為部族軍兵馬任憑驅策。
按說奇襲劫糧,意圖摧毀後勤,往往只能派遣小股精銳輕騎迂回奔襲,避免途中被發覺,而直搗敵軍後方,也務必要出其不意才有成功的可能...可是北平國倒向契丹,任憑大軍從本國下轄領土經過,當然也更便於瞞天過海,直接派遣大股兵馬,突然殺至把守後勤輜重的魏軍部隊面前。
耶律阿保機情知摧毀魏朝絕大部分軍需補給,也是擊潰敵方的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相較於契丹,魏軍畢竟又更善於守城,如若期間把守後勤的兵馬有所察覺,也不是沒有可能據險死守,而一直耗到驚動了北面的魏軍主力,再派遣援軍疾馳殺來。
所以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耶律阿保機考慮到派出的幾路兵馬可以大搖大擺的經過北平國治下領土,而易州與涿州固安、歸義二地相距不遠,在進入魏朝下轄疆土之前,大概能確認對方應該不會覺察到有大股敵軍即將殺入後方,最好能在當日便能攻破魏軍集中屯放後勤補給的城池。
所以耶律阿保機派遣的這三路軍旅,不但配備了大量便與攜帶、組裝的攻城器械,每一路集結三萬餘人,總計將出動十萬兵馬。即將經由北平國下轄的易州地界,分頭殺入魏軍後方......
眼見麾下眾將紛紛接受命令,耶律阿保機的目光,又落到了自己的次子耶律德光...以及他提拔的心腹石敬瑭那邊,隨即又道:
“朕便與皇兒、蕭阿骨只就在這順州與魏軍對持,待你們得手後,便趁勢合圍夾攻,屆時魏人糧秣絕盡、後院失火,又焉有不敗之理?
石敬瑭,你便統領所部漢軍做為偏師,務必嚴密注意魏人的動向。到了發起總攻的時候,又是否能為我契丹立下不世之功,也要看你到底有沒有那個本事了......”
聽耶律阿保機又點了石敬瑭的名,在場大多契丹漢將,目光也直朝著那邊落去,而他們眼神中倒還帶著幾分敵意。
這些都要向契丹國主乃至權勳貴戚討好爭寵,投靠外族的文臣武將彼此競爭...甚至敵視,畢竟除了已經表示臣服於耶律阿保機的北平王王鬱以外,按契丹國策,還是要扶植漢人重臣代為管理漢地,哪怕只是依附於外族,可畢竟有機會建國稱王,他們大多數人,也都會為了這個機會搶破頭,做了鷹犬走狗,自然也就不看重什麼骨氣了,那麼投從外族,所要考量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按後世的話來講,為契丹賣命的漢人、沙陀這個群體,也已屬於嚴重的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