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要帶領眾將士去打這場九死一生的惡戰,責無旁貸,黃泉路上,咱們早幾步、晚幾步,也終能得以相會,彼此還能有個照應...我便要去與圍攻宣稱的魏軍決一死戰了,你們可又願與我同去?”
周本麾下這些將士聞言面面相覷一番,雖然也難免有些人臉上流露出慌懼傷悼之色...但是這也稱得上大浪淘沙,已經氣沮敗餒,又不願意繼續與魏軍死戰而枉送性命計程車兵,前些時日相繼都已潛逃走了...仍然追隨周本一直奮戰至今的吳軍將士,也都是他的鐵桿嫡系,縱然明知勝算微乎其微,生機十分渺茫,但仍會追隨著自家將主效命赴死。
畢竟周本每逢戰陣必然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的先登陷陣,直至今日傷口遍體、身無完肌。他為人又豪爽勇猛,平常最大的嗜好便是與人把酒言歡,還時常樂善好施,往往也很容易與軍中將士打成一片。
所以聽周本振聾發聵的喊罷,在場雖然也有不少士兵心生悲涼,但相繼高聲吶喊,無數聲音匯聚到一處,聲浪如潮,也顯得十分的悲壯:
“謹遵西平王軍令!”、“赴援宣城,勤王救主!”、“咱這條性命,也早就決議交託給將主!”、“不就是搏命麼?怕死的便不幹這行當了,正是報效將主之時,哪個又願意做臨陣脫逃的孬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本眼見周圍眾多將士高聲響應,饒是他這個漢末東吳周美郎的後人,無論貌相、氣質都與祖上截然相反,倒更似是《三國演義》裡面性如烈火、豪猛直爽的猛張飛...可是這個時候,周本頓感一股熱流湧上心頭,他的眼眶似乎也有些紅潤了,還微不可察的嘆了一口氣......
然而下一刻,周本便猛的轉身,一把又抄起插在泥土間的長刀,他大踏步的朝著北面宣城的方向走去,旋即又豪聲喝令道:
“眾將士隨我去,救援大王,與魏軍再痛快的廝殺一陣!”
雖千萬人,吾往矣...周本統領著六千多名將士行出密林,繼續北上,行伍間也透出股赴死如歸的悲壯氣概...然而各處州府失守,吳國國都宣城,再無其它救兵可以指望,由他率領的這一路孤軍先前歷經幾番戰陣,行蹤基本已被魏軍掌控,也根本不會有奇襲劫營的機會......
所以當週本帶領麾下兵馬出了密林,經由旌德縣繼續向北進發,也立刻有斥候探馬向圍攻吳國都城的魏朝主力軍旅傳報聲息...位於宣城南面紮下的營寨中心處,魏朝南面徵吳都招討使王景仁身處於大帳當中,聽軍校稟說周本所部吳軍不久後便將殺來的軍情,他默然良久,也不由的喟嘆一聲,說道:
“當年為先主效命的一眾同袍當中,李神福治軍用兵、籌謀用計,當為翹楚,我與田頵以擅統騎軍而見長,論控弦騎射,則首推米志誠...但是步戰廝殺,周本勇不可當、悍不畏死,也是當初軍中數一數二的虎將...當真是世事無常,本來的同袍戰友,如今卻成了戰場上要以生死相搏的敵手......”
畢竟王景仁當年遭受上一代國主楊渥無端征討,為了自保遂只得出走;而米志誠則是因為徐溫要排除異己,害得他家破人亡,也只能銜恨叛逃...可是他們與周本本是同僚,彼此無冤無仇,相反的,王景仁、米志誠對於作戰悍猛,從不惜命的周本也甚是敬佩。
然而感慨過後,王景仁臉上神情逐漸的凝重起來,他緩緩起身,又沉聲說道:
“同僚袍澤,終究已是過去的事了,傳令下去,排程兵馬面南列陣,也是時候去會一會故人舊友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