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1121章 敵我雙方,都曾效力於五代精銳牙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21章 敵我雙方,都曾效力於五代精銳牙軍 (1 / 2)

楚國右丞相許德勳,也是早年追隨馬殷打天下的元勳宿臣,現在於楚軍內部,也相當於頂樑柱一般的存在...按說即便形勢險惡,他也仍會為楚國效死竭力才是。

可是李天衢卻清楚的記得,按史載許德勳大敗吳國水師,俘虜敵軍主將,而迫使徐溫不得已又轉而與楚國議和之後,他放還擒俘的吳軍將領時,卻意味深長的說過一段話:

“楚國雖小,舊臣宿將猶在,願吳朝勿以措懷。必俟眾駒爭皂棧,然後可圖也。”

做為楚國臣子,卻告知吳國軍將現在你們不便與我國為敵,等到馬殷膝下諸子自相殘殺時,你吳國再圖謀攻打楚國吧...這又何止是居心叵測?如此言論,簡直可以說是要裡通賣國了。

然而後來許德勳一直仍為楚國效力,直至七十多歲時壽終正寢,而後取代楊吳政權的南唐,果然趁著楚國“眾駒爭槽”的內亂,滅了由馬殷打下的江山社稷。到了那個時候,許德勳的墳頭草都已長得老高了...所以他雖然告知外敵什麼時候更適合攻打楚國,但也的確未曾有過發動實質性謀反叛亂的舉動。

李天衢也不由推敲許德勳提前預測到楚國以後將會爆發“眾駒爭槽”內亂,卻告知吳國的居心何在,思前想後一番, 便得出了一個結論:

只有楚國開國君王馬殷, 才是許德勳死心塌地所認同的主公。可是馬家那些子嗣,無論誰做了楚國國主, 他連一個看得上眼的都沒有。

許德勳的心思也完全能夠理解,楚國第二代國主馬希聲貪猥殘暴;第三代國主馬希範窮奢極欲;第四代國主馬希廣溫順迂懦;第五代國主馬希萼殺弟弒君,荒淫狠毒...還都是一家子同輩兄弟,在許德勳看來, 這不就是一群只會敗壞他們老子基業的小兔崽子?

身為楚國開國元勳, 許德勳職責所在,眼下楚國有難,當然要盡己所能的力挽危局。只是他很清楚,馬殷逝世之後, 楚國的形勢必然會急轉直下, 先主的這些不肖子,也根本不可能守住他馬家的江山社稷。我在世的時候心力憔悴,更管不了死後的事。真到了那一天, 楚國滅就滅了吧......

然而如今馬希範、馬希聲這兩隻馬駒,較之史載軌跡已經提前反目決裂。李天衢心想許德勳只會對馬氏子嗣更為失望,表面上他仍在死撐,只是念在先主馬殷的情分...但許德勳對於方今在位的楚國國主,已經沒有忠心可言。

所以李天衢事先已經下詔,指示南征楚國的諸路軍旅,對於鎮守朗州的許德勳所部軍旅施壓、招降、再施壓、再招降...而促使他能夠更快的認清乃至接受現實。現在的楚國,你便已經保不住了...為馬殷的不肖子心不甘、情不願的賣命, 這仗打得還有什麼意義?

至於意圖利用魏朝推翻馬希聲下臺, 而篡奪楚國國主之位的馬希範...李天衢心說他縱情聲樂,好色奢遮, 不斷加重賦稅橫徵暴斂, 致使他父親在位時期本來富足安樂的楚國百姓生計困苦,殘害忠良、盤剝黎民, 甚至比起他那二哥馬希聲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廝又格外的好大喜功, 對外雖然表面上對中原正朔服服帖帖, 可是關起門來修築九龍殿, 以真龍自居。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古往今來, 多少曾經權傾朝野的公卿顯貴,都是死在了“逾制僭越”這條罪責上, 李天衢心想我只消稍微查出些眉目,反手就把你給廢了,這不還是分分鐘的事?

雖然現在馬希範還有被土家族諸部推舉為首領的彭家可以倚仗,可彭彥曦襲父職兼掌溪州與眾部土家族之後,也將起兵背反,公然與他那堂妹夫為敵...走史載線楚國、土家族打了兩年的仗,最終雙方各退一步,彭彥曦獻印信、輿圖與楚國議和,雙方劃江而治, 以酉水之南歸楚,酉水之北由土家族諸部自治, 彭家世襲統治那片土地,楚軍不得擅自犯境,而於溪州會溪坪立下銅柱為誓。

李天衢則心說除了漢家兒女, 對於其他同樣屬於中華民族的族裔,由於這個時代的背景,仍需要去打的仗, 當然不得不採取武力征服的方式。但是以現在的形勢而言,也根本沒有必要對土家族用兵...本來我就打算按照設定雲南宣慰使司的制度,以土司之法許以彭家世襲統治溪州的權力。

那麼彭家對於馬希範的不滿終將會爆發,魏朝則介入爭端,承認土家族諸部在其棲息繁衍的土地上可以當家做主。彭家不需要以先打仗、後談判的方式爭取楚國妥協,便將贏得中原王朝的支援...那麼他們是會轉而效忠於魏朝,還是會繼續力挺馬希範那個便宜女婿?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