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綽櫓盾長槍的步軍將士,也早已排著密密麻麻的方陣,行伍間軍械森然如林,行進中鐵甲鏗鏘作響...一隊隊弓弩手整齊行進,將羽箭撒袋也都調整到觸手可及的位置。
安審通放眼望去,依稀也能瞧見安鄉縣城牆上方的楚軍猶如一群螞蟻湧動起來,看來也已做好了要抵禦猛攻的準備...這場慘烈的攻城戰,已是一觸即發!
然而安審通正要號令先頭部隊開始撲城之時,忽的一陣急促的蹄聲傳入他的耳中。一彪軍騎自北面馳騁而來,奔至魏軍前陣,而安審通、安審琦、高從嗣這幾員將官循聲望去,就見那一撥騎眾為首的那人披著鱗甲,裹領披風,也頗有股威武氣概,...卻是官居魏朝驍衛上將軍的符彥超。
安審通面露疑色,朝著符彥超抱拳打拱,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符將軍本來於澧陽接管戰俘,排程兵馬,卻為何親自趕至這安鄉城下,莫非符樞密那邊又有什麼軍令調遣?”
符彥超先朝著的安審通等人拱手回禮,隨即說道:
“家父的確有令須傳達諸位知曉...這安鄉縣城,圍而不打便是,雖然不能讓廖氏父子走脫,但眼下也不可強攻城池。”
安審通與安審琦、高從嗣而言大惑不解,其中安審琦又立刻問道:
“這安鄉城也不算是城高壕深的要隘之地,劉詞將軍都已率部殺入朗州,我等也須早些肅清澧州楚軍餘部,而繼續向南推進才是...卻又為何在此耽擱下來,這豈不會延誤了戰機?”
符彥超微微一笑,回道:
“安將軍有所不知,如今也已探察得清楚...統領楚軍據守安鄉城的將領廖爽、廖匡齊父子,也都是鎮南軍虔州虔化縣出身,與受我朝追封為忠惠廣利王的盧光稠盧公本是同鄉。當年盧公招聚鄉勇誓師起義,佔據虔州之時,廖爽便是他身邊的得力干將。
只是後來盧公與坐擁兩廣的劉隱、劉?兄弟相互攻伐,雖然起初戰事順利,而佔領韶、潮兩處軍州,那廖爽便受任為韶州刺史。怎奈劉?集結清海鎮牙兵大舉反攻,復又奪回韶州、潮州之際,卻時逢吳國殺入鎮南軍吞併贛地諸州...廖爽又被敵軍截斷後路,遂也只得與其子統領數千兵馬往西面突圍,去投奔楚國先王馬殷。盧公則是東奔為閩國收容,而後又乘船走水路北上,至汴京受我朝冊封,與廖爽天南海北,各自一方,彼此遂斷了音訊。
盧公、譚公與廖爽本來意氣相投、情逾手足,可當時為勢所迫,只得各奔東西。如今盧公雖已病逝,可是他的子嗣與譚公助我朝招撫虔州軍民望風歸順。我也已遣快馬至虔州,勞請譚公前來走一遭。
與其強行攻城,逼迫廖爽、廖匡齊父子拼到玉石俱焚,有盧公、譚公那層人情關係在,也極有可能勸服他們獻城投降。如此兵不血刃佔取安鄉城,不是也免得不少將士於攻城時枉送性命?”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