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1005章 日暮西山,絕境中的李存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05章 日暮西山,絕境中的李存勖 (1 / 2)

“府尹相公,魏軍已快殺至府署這邊來...此處不可久留,也須儘快撤離才是!”

聽面見報急的軍將疾聲說著,孟知祥眼中卻閃過一抹異色,便沉聲道:

“還要往哪裡去?已不必走了...速速傳令下去,既然晉陽終是守不住了,我著實不願見城中將士再枉送性命,也不免還要禍及無辜百姓...就按太原府的名義,請勸各處兵馬不必抵抗,聽憑南朝處置!我就留在此地,恭候魏軍前來接管府署。”

那軍將聞言先後一怔,而仍有些猶疑時,卻見孟知祥凝視過來,又沉聲說道:

“晉陽城破既已成定局,縱然死戰也於事無補,那不是也該為自己的身家性命著想...趁著眼下降從魏朝,並盡力勸降城內其餘軍旅,那還能謀個前程,若是頑抗枉死...你妻兒家小日後卻當如何?至此性命便休,你又當真甘心?”

...晉陽城內魏軍騎兵猶如潮湧,仍向後唐內城皇宮那邊殺去之時,由太原尹孟知祥派出的人手,便已趕往各處城門,疾呼魏軍終不可敵,奉勸諸部將士不如放棄抵抗,而降從於魏朝。

孟知祥雖是文臣,而且在景進等伶官仗寵當權之時,也深諳低調自保之道。可他畢竟是後唐貴戚,而且官居太原尹,在太原晉陽自然也是存在感很高的達官顯貴...所以他對魏軍是戰是降的態度,也很容易影響晉陽守軍。

本來統領麾下兵卒仍要頑抗的後唐將官,眼見太原尹孟知祥派人到處奔走,奉勸降從...也如一蓬涼水兜頭淋下,直接澆熄了他們強撐起來的戰意。

本來眾多對後唐朝廷積怨已深的同僚部眾,但見城關失守,便不會再抵抗下去...眼下就連孟知祥這等與河東李家結成姻親的重臣,也都已經降了...他們降從了魏朝,或許仍能按原職錄用,還能保全得身家性命,那我們抵抗到死,又還有什麼意義?

魏朝馬步軍眾,仍是源源不斷的湧入城中,而當各部兵馬再撞見後唐守軍時,就見兵器已被拋得滿地都是,無論人數多寡,各個部曲盡皆伏地表態降從。也鮮有將官抱著必死之心,而仍要頑抗下去......

城內守軍望風而降,而就在諸部魏軍順利的殺入晉陽城內各處官邸、府署之時,還有一撥兵馬,也已輕車熟路的朝著內城皇宮的方向奔襲了過去。

...直到李存勖得知魏朝大軍不但搶佔城關,甚至也即將全面控制晉陽外城之時,他如遭雷殛,癱坐在交椅上半響不語。

即便我朝岌岌可危,可當年你李天衢起初從軍投戎時,在陳州刺史趙犫帳下聽命,以不過近萬之眾,力抗黃巢十幾萬大軍一年之久...而太原晉陽,論城防堅固,遠勝陳州宛丘...守備軍力,起碼也足以分撥至各處城關嚴防死守,就算仍有被魏軍攻破的風險,至少還應力抗數月半載的光景...我本來以為,這必會是一場持續時日漫長的攻堅戰,晉陽也絕不該淪陷的如此之快!

震驚、不甘、忿怒...乃至絕望等情緒混雜在一處,李存勖面色慘白,身子也不住的微微顫抖。他固然沒有聽過最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這句話...而迅速攻破太原晉陽,這對於李天衢而言,倒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預料到自己安插的巡院侍衛司密諜,以及郭從謙那等叛將必定會引發內亂,李天衢當然要把握住機會。然而又有後唐重臣孟知祥帶頭奉勸城中守軍速降,以現在晉陽軍旅如今普遍對李存勖的忠心度而言,也不足以再驅使他們奮死抵抗下去...所以魏軍但凡搶佔下任何一處城關,並且已然殺入城中,在許多先決條件的加持下,而致使守軍頑抗的戰意轟然崩塌.......

難道我大唐...終究氣數已盡,難免還是要亡了麼......

李存勖痛苦的閉上了雙眼,不覺已有濁淚在眼眶內打轉...想當初,他雖然也為自己的父親李克用那身霸主氣概所折服,可是自從確定自己將成為當初的晉國、如今的後唐儲君之後,李存勖自問也必定會超越其父李克用,非但要振興河東李家的霸業,更要成就君臨天下的帝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