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1055章 再往南擴,畢竟還有個楊師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55章 再往南擴,畢竟還有個楊師厚 (2 / 2)

“一併歸從?不...如今蜀國雖亡,可眼下卻尚還不能確定我朝便能兼併其全境疆土......”

※※※※※※※※※※※※※※※※※※※※

蜀國西南邊防要地,位於黎州地界的戢水北岸,一眾人馬,正朝著河畔這邊行進過來。但見矗立於兩岸的懸崖峭壁高聳入雲,山嶺連綿不斷,而湍急的水流濁浪排空,只聽那洪流波濤洶湧,如同規模一眼望不到邊際,由無數匹戰馬向東面奔騰所發出的巨響,已讓人直感驚心動魄。

當初本為蜀國武信軍節度使,如今則已經歸從於魏朝的降將王宗壽神情恭謙,而對身邊那位魏朝將領如實稟說道:

“劉節帥,黎州一分為二,過了戢水,便是南中軍藩鎮下轄的疆土。而司掌南中軍的節度使楊師厚...名義上雖是蜀國臣子,可那廝矜功恃眾,甚至隱隱有與朝廷對抗之勢。

蜀國先帝忌其武勇,本來有意召見楊師厚覲設計捕殺...可是他百般推脫,不肯赴成都覲見。興兵討伐,卻又唯恐將楊師厚逼迫得急了,如若與蜀國公然決裂,川蜀諸將,卻又實無把握將其制伏......

直至後主繼位,更無力約束楊師厚,也只得任由其劃地自雄,形如自立...故而我等雖歸從於魏,楊師厚卻仍是自據一方,眼下卻又當如何,吾等降將,皆會聽從劉節帥與夏都招討的指示行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宗壽其人,好學而琴律棋奕,為人謙和,喜道家之術,也是少有的時常諫勸蜀帝王衍須自省勤政的臣子之一。不過按史載軌跡,他本來拒不肯降,然而得知自家主公已經投降的訊息後大慟痛哭,而也歸從了後唐...直到亡了國的君臣再度相會,王衍便對王宗壽追悔莫及的說道“早從王言,豈有今日!”......

而後王衍與宗親盡被屠滅,本是許州民家子出身的王宗壽只不過是先帝王建的假子,所以並沒有受到牽連。不過而後又聽聞興教門李存勖遇弒之時,王宗壽便躲入山中避禍。直至李嗣源上位,他又趕赴京師,上奏懇請安葬王衍與宗親遺骨,李嗣源為表他忠義之心,遂封王宗壽做了保義軍行軍司馬。

如今王衍既降從的是魏朝,王宗壽自然而然的便為魏軍所用...然而當他言及楊師厚這個當初入蜀投奔先帝王建,而後卻早已遊離於蜀國朝堂之外的驕橫將領之時,也察覺到前來南巡的魏朝將帥劉鄩神情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已是六旬上下的年紀,過往廝殺征戰時尤以善於用計而聞名的智將劉鄩...按說他性情沉穩內斂,與王宗壽等降將接觸時,也顯得甚為從容理性。可是眼下身邊將佐,似乎也都能感受到劉鄩情緒上的波動,就見他沉著張臉向對岸眺望過去,眉宇間也分明還帶著幾分忿怒。

遙想自己尚還是淄青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聽命於王師範而聯合如今的主公李天衢共同對抗篡唐稱帝的朱溫,然而當初面對那員梁軍將領自己卻落得一場慘敗...劉鄩忽然間就感到好似有塊巨石忽然壓在心頭,默然良久,他冷哼一聲,忽的沉聲說道:

“楊師厚...枉我自詡善於用計,當年卻是你的手下敗將。這多少年來,戰敗之辱,我也一直銘記於心。你的確是一個十分可怕的對手,但也不足以一己之力扭轉大勢所驅......

梁亡奔蜀,如今蜀國也已覆滅,我朝大軍殺至...而你據滇蜀之地,卻仍要對抗我魏朝麼?”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