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按正規流程繼皇帝位所要舉行的登基大典,漂泊流浪,沒有安身之處的後唐殘存將兵,卻在這種形勢下奉李嗣源為君主。眼下仍處於危難之中,起碼對於這些後唐餘部將士而言,由李嗣源取代李存勖而做為君主,也才多了幾分將他們從危局中拯救出來,乃至復興後唐社稷的指望。
草草經過簡易的流程,諸部兵馬就在原地整歇。也有輕騎哨探在周圍遊走巡視,時刻戒備著是否會有契丹軍旅追擊包抄過來。而李嗣源與一眾將領盤膝而坐,還要商討下一步的行動之時,安重誨卻忽的說道:
“如今對主上...已當以陛下相稱,只是臣以為,晉陽被攻破,朝堂也為南朝所控扼,這意味著唐運已盡,而陛下宜自建國號......”
李嗣源聞言,眉頭登時緊皺成一團,旋即沉聲回道:
“何謂唐運已盡?又為何要另建國號?”
安重誨也注意到周圍一眾將領的目光也朝著他這邊集中過來,他躊躇片刻,便又說道:
“當年獻祖、武皇扶唐國祚,而得賜姓;先帝為唐復仇,討滅梁賊,延續李家社稷,故而稱唐。可是如今看來...魏帝佔據中原,自稱為正朔,向來不願河東李家稱唐。畢竟我朝勢危,陛下如若仍稱唐皇,如今本來便是危如累卵,也更為樹大招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陛下與臣等尚仍如兵在頸項,身處危局,臣以為暫且也只得對魏朝示之以弱。若改國號,也是要讓魏帝以為陛下雖繼位為君,卻也著實無意如先帝那般,與他再爭這個天下...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罷了,只要魏朝不再將我等視為頭等大敵,想必再過不了多久,也將與契丹決裂衝突。
那麼陛下屆時正可從中取利,復興霸業,也才多了幾分指望......”
安重誨這一番話說下來,在場倒也有些將領不由的點頭,似是表示認同。畢竟無論是唐國還是當初的晉國,也都不過只是個稱號罷了,當初李存勖雄心壯志,宣稱延續前朝宗室,要成為正朔皇朝,方才改國號為唐...可是如今朝堂覆亡,地盤幾乎盡為魏朝、契丹雙方侵佔,現在連處安身之所都沒有,再稱大唐,這不也顯得太過寒酸了?
現在的形勢,如果低調可以自保,那麼也必須要把姿態放到最低。而更改國號,不再稱唐,乃至對外自降一格為王的話...如若能使得魏帝疏忽大意,轉而將契丹視為大敵,那樣才有機會悶聲發大財,爭取扮豬吃老虎的機會。所以安重誨的提議,當然也是為了儘可能爭取重振旗鼓的時間。
“你說的固然也有道理,只不過...河東李家,與南朝交鋒久矣,即便我是在這等落魄的處境下被擁戴為主,但是無論我改國號與否,想必以魏帝的為人秉性,也仍要斬草除根,而要消弭所有隱患...那又何必因受魏朝的脅迫,而屈從更改國號?”
李嗣源沉思了一番,卻斷然搖了搖頭,又以十分堅定的語氣說道:
“吾年十三便投從獻祖,便視朱邪李氏為宗屬,又事武皇,尊奉為義父,再供先帝驅策,本來經綸攻戰,未嘗不預...武皇之基業,則吾之基業也,先帝之天下,則吾之天下也,安有同家而異國乎?”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