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995章 降軍當中,有個皇帝的老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95章 降軍當中,有個皇帝的老子 (2 / 2)

這段期間,符存審的長子符彥超,便檢視著等待接受安置的成德軍馬軍部眾。他統領一撥軍健,勒馬立於校場中,就見對面一批批卸了鎧甲,只著勁衣的受降兵卒排成佇列,也有一員將官徒步行來,走到他面前,便立刻躬身施禮著稟說道:

“末將成德鎮馬軍指揮使趙弘殷,點齊所部兵馬,恭候將軍檢視!”

符彥超就見這個自表名為趙弘殷的成德軍牙將應該也不過二十上下的年紀,生得容貌雄偉、身軀壯碩,看來也是個時常打熬武藝,也慣於廝殺征戰的武人。

要陸續收編降軍、管理部曲,自然也要從歸降的將官當中擇選合適的幫手...眼見趙弘殷年輕幹練,符彥超遂和顏悅色的回道:

“於成德鎮牙軍安置收編之前,管束部曲,理清名冊等事宜,也還須趙指揮使多加幫襯才是。如今貴鎮既歸從我朝,我見趙指揮使儀表堂堂,也是勇壯武人,想必日後為我朝建功,也能有一番作為。”

我趙家累代官宦,而先是轉遷至保州,而後投至成德鎮,卻不料趙國覆亡,便順勢投了河東李家。而我投軍從戎,無論是為趙王、唐皇...還是魏帝效力,固然矢志要出人頭地,圖個光耀門楣。可且先不說以後我做了魏朝將官,又能有何建樹。就隻眼下而言,我等到底是降從的一方,卻哪裡還會有自誇豪勇的底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弘殷聽符彥超有意抬舉說罷,他反而苦笑一聲,旋即又恭謹回道:

“將軍謬讚了,末將實感惶恐,但有任何吩咐,也自當奉命行事......”

又寒暄幾句套了些近乎,符彥超面上雖然對這個名為趙弘殷的成德軍牙將甚是禮遇...當然也不會知曉按其原本的命途軌跡,的確是先遷徙至當初趙王王鎔的牙軍當中效力,而後轉仕後唐莊宗李存勖。如果繼續按正史線的軌跡走,這趙弘殷也會從成德軍鎮州,轉遷到了洛陽夾馬營掌管禁軍。

符彥超更不可能知道,趙弘殷現在固然還是籍籍無名之輩...可是天下大勢若不是早已偏離原本的軌跡,他的兒子宋太祖趙匡胤,在後世起碼在中華圈裡,應該也絕對稱得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代帝君。

而符習攜符令謙、符蒙二子出降,成德軍其餘牙軍相繼接受收編...雖然鎮州真定也由魏朝掌控,可是幾路軍旅奉旨調轉方向,引兵東進,而殺完成德軍鎮、趙二州以東,如今尚還由後唐大臣任圜苦守的冀州。

冀州東面的成德軍,西面的橫海軍,南面則是原本隸屬於魏博軍的恩州...眼下盡由魏朝掌控,而身陷敵圍,較之本來由符習鎮守的真定城形勢更為險惡。

李天衢尋思任圜如果打算死守到底,還是要儘快掃蕩盡殘存於河朔地界,而本來由後唐統治的零散州府之後,再集結軍力,而對眼下已經退縮到河東境內的後唐發動全面猛攻。

然而魏軍先鋒兵馬,在抵至冀州治所堯都之時,便發現城門大開,城頭上已經豎起一面白旗...任圜聞知有魏軍抵至城前,便立刻派出幕僚,陳情上表,表態願意歸降。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