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趁著中原亂世,非但兼吞塞北諸部,也已入關侵佔燕雲州府...畢竟晉人乃我朝首敵,陛下只是一時權宜,且先穩住契丹。可盧龍軍北面軍州,乃至關外昔年安東都護府治下疆土,也不會再任由契丹霸佔下去。”
王彥章沉聲說著,他的目光移到標註滄州左側,又道:
“橫海軍以西的瀛州正史後晉時割讓於契丹,經後周世宗柴榮北伐奪回後改稱河間府),尚還處於後唐治下,那處州府北拱燕雲,南臨青、濟,治下河渠密佈、官道縱橫,也是水路要衝之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鎮守瀛州的任圜雖是文臣,可早年身為昭義軍節度判官,於李嗣昭戰死後一時代領牙軍,號令嚴明,倒也不可小覷...而任圜眼下固守治所城郭,嚴防我軍向西劍指鎮、定二州,對李亞子所統領的晉軍形成夾擊之勢。他若是出城迎擊,便可伺機一股破之,進而攻取瀛州。
可是那任圜倒也甚是謹慎沉穩,他採取固守之勢。如果強攻瀛州治所河間,也暫無速奪城關的良法......”
王晏球聞言點了點頭,旋即又道:
“而橫海軍西北面...便是依附於河東李家的北平國,那王都發動兵變囚禁其義父王處直,篡權稱王,也仍上表向晉主稱臣。北平國延承舊時義武軍藩鎮易、定兩處軍州,地狹民寡,兵不過數萬。終究也只是蕞爾小邦,我朝與晉人會戰,北平國襄助轉運糧秣軍資,而為晉軍搖旗吶喊。
不過易州與李嗣源退守的涿州鄰近,如若我軍北進,也已能觸及北平治下疆土。那王都不能再倚仗我朝與晉人疆土間隔意以圖自保,他無法再置身事外,也有可能調派軍旅,做為偏師與李嗣源協力同我軍對抗......”
王彥章與王晏球在輿圖上指指點點,詳議與橫海軍藩鎮鄰近的州府形勢。然而未過多久,卻有軍校前來報說道:
“啟稟王經略、王節帥,有一行數人行至清池城門,為首那人自表名為和昭訓,乃是北平王麾下謀臣,有機密事宜特來請求拜見王經略、王節帥......”
和昭訓?北平王王都的謀士?
王彥章聞言眉毛一挑,旋即與王晏球對視一眼,心說我軍已經奪回了橫海軍藩鎮,正商議如何趁勢北進。眼下盧龍軍薊、涿二州,義武軍易、定二州,已都在出兵攻打所考量的範圍以內...而這才剛提到北平那一方奉後唐為主的藩屬國,那北平王王都卻已暗中派遣麾下謀臣啟程,這都已經上杆子到了滄州清池前來求見......
而北平國非在這個時候暗中遣使前來...那基本上也能確認,那王都是打算臨陣反水了吧?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