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子當年轉投魏帝,固然也有他的道理。可我投從河東,蒙先帝賞識收為義子,便未曾有過背棄叛離的打算!就算與你老子當初曾有些交情,可如今各為其主,你我也不必手下留情!即便我軍眼下情勢危急,我又豈是貪生怕死之輩!?”
支鋒利的長矛挾裹起冰寒的殺機,更為狂暴的向符彥超攻去。連忙架槍格擋,符彥超也打出了火氣,他一抖腕子挺槍直刺,再度予以反擊,同時大吼出聲:
“既不肯降順,的確不必容情相讓!執意與我軍為敵,唯有儘快討滅!”
那後唐軍將舉矛迎去,旋即兩般兵刃重重相擊,他喉嚨又響起一聲低沉的嘶吼:
“後生小子,儘管來吧!先皇所收一眾義兒,如李嗣源、李嗣昭、李存璋、李存賢...等俱是我朝成名勳將,我雖名聲不顯,可今日也要讓你們這些南朝兵馬識得我李建及的名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魏朝先鋒部眾,卻遭遇到一撥敵軍的頑強阻擊。經過各部軍旅快馬來回走報、傳遞聲息...不久後已經與後唐兵馬展開交鋒的軍情,便也已稟奏於李天衢知曉。
晉將李建及?原來是他!
李天衢聽了這個名頭,方才意識到自己後知後覺。實則很早以前,應該甚至也曾與那個以河東先主李克用義子自居的敵將打過照面......
當初尚為義成軍節度使之時,與中原幾路藩鎮節帥聯手抵禦秦宗權麾下部將孫儒所部兇兵。李天衢心說自己當時為了拉攏尚還未打出名號的符存審,而趁機去與依附於河陽節度使諸葛爽的李罕之會面。
可那時彼此卻鬧得很不愉快,李天衢可還記得當初險些與性情殘暴無賴的李罕之大打出手...後來雖得償所願,引得符存審前來投奔,但也錯過了本來也在李罕之麾下效力,而同樣身為一代名將的楊師厚。
其實除了楊師厚以外,當時李罕之麾下那些抄傢伙準備動手,差點與李天衢等一眾親隨兵戎相見的軍卒裡面...李建及很有可能就在其中。
因為李建及原名王建及,當初與符存審、楊師厚一樣,也在李罕之軍中效力。而李罕之依附於河東期間,李建及不同於背晉出走的楊師厚,而為李克用收為義子。即使後來李罕之叛晉附梁,他也仍如原本軌跡的符存審那般,對河東李家忠心耿耿,一直效命到身故為止。
只是李克用所收的義子不是“存”字輩,便是“嗣”字輩,唯獨李建及情況特殊,只改為李姓而保留原名...他也並沒有被排入河東十三太保當中,所以比起李克用的其他義子,李建及在後世的知名度要小了太多。就算放眼當下,他在後唐軍中也不算那種得受重用的元勳宿將......
只是李天衢卻很清楚,李建及憑他用兵治軍的本事,以及對後唐的功績,也絕對有資格躋身位列後世慣稱的十三太保。
然而更讓李天衢留意的是,李建及不可能不知道,由他殿後抵擋陸續殺至的魏朝追兵,形勢更為險惡,幾與赴死自殺沒什麼兩樣...可李建及毅然從命,死戰不退,這應該也意味著李存勖無論在撤軍過程中又有什麼企圖,現在也已快要動手了吧......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