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身為一軍主帥,無論約定陣前單挑,還是派出數百軍騎對陣,也都會派出通常司職陣前搦戰、應戰的鬥將。偏偏王彥章豪勇膽大,無論是做個騎軍押牙,還是一路軍旅主帥,臨陣對敵身先士卒,向來都是他的常規操作;至於李嗣源的作戰風格,他本來便與王彥章十分相似。
按史載青山口一役,李嗣源縱馬馳入梁軍陣中,直撲敵帥,來回衝殺身中四箭,最終迫退敵軍而名動天下;梁國大軍圍攻太原,他便親率敢死之士,時常突襲梁軍營寨;柏鄉之戰,則是率部直衝梁軍白馬都,生擒兩員騎校,而一舉振奮軍心;大房嶺擊破契丹,他縱馬衝入敵陣,舞槌奮擊,所向披靡,生擒契丹隊帥...這一次要以身犯險,親自與王彥章交鋒,也不過是再博一次!
雙方銳騎甲士,終於撞到了一處,頃刻間爆發出人喊馬嘶的響動也是格外激烈。有的戰馬相撞翻倒,驚嘶著撲在地上,更多的軍騎錯身而過之際,馬背上的騎士怒吼咒罵,奮力的揮舞著手中長兵器狠刺猛砍。
一瞬間雙方便有數十騎墜馬下馬,還有些騎兵衝勢受阻,只得與迎面撞來的敵人捉對廝殺,不止兵刃相擊,火星迸濺,彼此怒目對視、眸子中也似快噴出火來!
兵是精兵,將是虎將。雙方總計六百餘騎已經戰成一團,而王彥章、李嗣源這兩員軍中將主也已殺至彼此面前。大槍率先探出,王彥章厲喝一聲,槍鋒呼嘯搠去,直朝著李嗣源的心窩刺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嗣源夷然不懼,掄起手中渾鐵錘,硬生生的盪開了王彥章直搠過來的大槍。二人都感到臂膀劇震,而李嗣源咬牙穩住身形,旋即以泰山壓頂之勢,又揮動大錘狠狠的朝著王彥章的頭頂砸將下來!
王彥章使得大槍非但勁力剛猛霸道,施展起來舉重若輕,厚重的大槍及時收勢,旋即也輪掃了出去,當即便架開了李嗣源這當頭一錘!
接連兩聲激烈的金鐵交鳴聲如炸雷般暴起,就近奮力廝殺的騎軍甲士乍聞巨響,幾乎感到自己的耳膜似要被震碎了。而猛烈的反震力便如驚濤駭浪般倒卷而回,王彥章、李嗣源難免也都感到雙臂發麻。
可是他們二人也使得較之平常軍械更為沉重的趁手兵器,也都習慣了這等勢大力沉的打法。是以王彥章與李嗣源幾乎未做停頓,很快又掄臂搶攻上去,比起尋常騎將在馬背上作戰調整動作的速度,也明顯要快了許多!
而李嗣源以往策騎破陣,常常舞槌奮擊,殺個幾近幾齣,往往所向披靡,他慣使得長杆渾鐵錘屬於鈍重兵器,掄舞掃動起來,通常也能砸得敢於上前攔截的敵軍身折骨碎,先後墜馬撲倒。可王彥章使得那杆烏沉沉的大鐵槍...顯得更為長大的槍桿本來便能做鈍兵器使用,橫掃一大片,縱馬所過之處,也立刻便能清出片空間來。
兩杆沉重的兵器不時的重重撞擊,而電光石火間,王彥章招式再變,槍頭也如同暴躥咬去的毒蛇那般,時不時突刺過來。李嗣源時常還要留意大槍招式的變化,從場面上看來,他面臨王彥章狂暴卻又不失章法的攻勢,漸漸的也落了下風。
王鐵槍果然名不虛傳,他不但膂力強橫,招式更為利落迅猛。再廝殺下去,我雖然還能硬扛得住,但是隻怕早晚還是要落敗......
李嗣源心中思忖,旋即又念道:
存孝義兄咎由自取,而已然身故之後,王彥章的確稱得上當世勇武無雙,實乃絕世猛將...我本來也沒奢望於陣前能除了這個勁敵,到底做戲要做全套,再硬拼一陣,也是時候詐敗佯退,而引誘王彥章催騎來追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