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瞥,米志誠便基本已能確定徐知訓死在自己的箭下,幾乎也沒有搶救生還的可能。然而他也只是稍洩心中無窮的恨意,畢竟主使要取自己性命,又使得他滿門遇害的正主,乃是昔日本來同為先主楊行密效力賣命的同袍徐溫......
既然一箭射殺了徐溫的親生長子,米志誠自知以後與徐溫就只會是不共戴天的血仇大恨。他當然也絕對不打算與對方和解,畢竟就發生在方才,米志誠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妻兒家小慘死在府中...眼下突出重圍、暫時脫險,他滿面恨意,緊咬牙關,
我本來都願為先主竭力效死,可自從他身故之後...先是楊渥打壓戕害舊臣,王茂章、呂師周等人只得叛離出走,又好不容易熬到今日。卻還有徐溫那狗賊意圖把持朝政,控扼軍旅,便意欲害我性命......
可如今宣城乃至宣州,也將盡由那奸賊掌控,我必須要儲存性命,等候報仇的機會...卻又該投往何處去?
如果仍留在吳國,既然射殺了徐溫狗賊的親兒,他也更恨不得立刻要殺我洩憤,必定會派出大批兵馬搜山檢海...宣州等地,也再無我容身之處;
劉威、陶雅、李簡雖然各自擁兵一方,可是國君到底還是被那奸賊掌控與掌股之中,劉威等人,也未必會與打算聯手與徐溫鬧到不死不休的地步...那狗賊必要取我性命,如若他挾國主威懾各地統兵將領,我非但仍是身處險境,也難保會有尋他報讎雪恨的機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米志誠忿恨的念著,忽然卻眼前一亮,轉念又尋思著:
昔日同袍王茂章,為楊渥無端迫害而不得已叛逃出走,如今轉投魏朝,而得魏帝賜名為王景仁。先主雖稱雄於江東,可也的確一直被魏朝壓制住了逐鹿中原的勢頭,而吳國國主後繼無雄主之才,也只得向魏帝上表稱臣...死仇徐溫,既然在吳國獨攬大權,那去投向更為強盛的魏朝,有朝一日,才更有可能殺回來報仇雪恨......
非是我不肯為吳國效忠,也實在是受奸賊迫害至不得如此...王景仁既然投從魏朝,那我為何又去不得?
米志誠拿定了主意,驅使駿馬又是一聲長嘶,便一路絕塵的直往北面馳騁而去。而被他一箭射穿脖頸的徐知訓,則仍癱在宣城北門附近掙扎抽搐著。一眾爪牙親隨悲號驚呼的湊上前去,人人臉上也盡是震恐駭懼之色...各部兵馬也都亂成一團,大多人也顧不上惦記著繼續前去追殺米志誠了......
然而遭受如此重創,在場眾人也都清楚徐家這大公子是救不回來了...徐知訓也只得在地上徒勞掙扎,捂著脖頸嗬嗬亂叫,不但脖頸殷紅的血液從指縫間泊泊湧出,已匯聚成窪,他口噴鮮血,眼淚並留,五官也早已扭曲成一團,雖然瞧著甚是醜陋,眉宇間也再不見往日那般的兇殘跋扈,所能看見的也只是恐懼、絕望之色......
好痛...阿爹...阿爹...救我...救命啊......
徐知訓想高聲哀哭痛嚎,可是喉嚨被利箭直接射穿,他口中嗚嗚的也再也吐露不出任何清晰的字眼...又抽動了幾下,他身體掙扎的頻率漸漸放緩下來,雙眼中神采漸漸迷離,直至生命的氣息徹底流逝不見。
大公子帶領兩千兵馬前來,特意要擒殺住米志誠...然而雖然殺其滿門,卻仍然他給跑了不說...竟然大公子也被那廝一箭射死了!
徐知訓身邊幾員親隨,眼見他們的主子死得透,各個也都是面色煞白,口中直叫著連珠苦...畢竟徐知訓身死,那他老子徐溫那邊,又當如何交代?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