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844章 賊喊做賊,吃相更為難看的權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44章 賊喊做賊,吃相更為難看的權臣 (2 / 2)

“米將軍雖為吳將,可是並無罪責過失,卻被迫害至這般境地,也著實可嘆...而將軍既然已至揚州,也盡且安心便是,我自會為你安排府邸暫住,並上奏陛下,許以官身,好教將軍能在我朝安身立命。”

※※※※※※※※※※※※※※※※※※※※

“哦?米志誠發覺徐溫意圖謀害他,僥倖脫逃,而不得不逃亡至淮南軍。這對我朝而言,也是意外之喜啊......”

直到李天衢得知吳國宮禁軍旅譁變,而引發得連鎖反應,按說本來應該在徐溫篡權過程中被清除的米志誠,命途軌跡也出現了變化,而使得魏朝又平添一員大將之時,也不住眉毛一挑,喃喃唸叨。

而李天衢又想到徐溫挾君弄權,與原本的經歷相較卻顯得似是而非。他到底還是要弄死向來反對他掌權的李遇,可是手段也更為偏激。

按說李遇指摘徐溫縱子辱軍,又致使宮禁宿衛軍旅譁變,還臨陣脫逃,這也完全合情合理,結果徐溫設下鴻門宴直接襲殺了這個死對頭,也太過簡單粗暴,捎帶著還要搞死米志誠...吳國其他文臣武將,到底不是泥捏的土人,眼見徐溫太過出格,對於他的排斥心思也必然會變得更為強烈。

而徐溫如今篡權的過程,吃相也顯得更為難看...這雖然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由,他敢如此橫行的理由,就是能控制住吳國國主楊隆演。以徐溫本來的權謀手段,他有機會把控住吳國軍政大權。但是少了嚴可求為他出謀劃策,一步步的達成目的,又沒有柴再用心甘情願的為他所用,而動用武力震懾住吳國其他將帥只得屈從...要得償所願,較之史載的過程也必然會難上數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天衢遂又吩咐下去,更為密切的關注吳國時局動向。不數日後,便又收到從南面傳來的訊息:

果然在正史中與李遇同樣對徐溫挾君弄權忿忿不平表現得最為強烈,按原本軌跡被撤除節度使之位,而後也只得屈從的池州都知兵馬使李簡最先發布聲討檄文,痛斥徐溫大逆不道,挾持國主弄權,無端擅殺功臣宿將,還賊喊捉賊、顛倒黑白。便力邀劉威、陶雅共同誓師出兵,以清除君主身邊奸臣。

畢竟當初做為先主楊行密的親衛將官,當年與兇賊孫儒鏖戰於揚州廣陵之時,楊行密於一次戰事中迎戰被圍,李簡便率敢死之士百人,竭力拼死護住,而後因功也成了統領一方兵馬的宿將,以他的心氣,當然也看不慣於三十六英雄中不過居於末席,先主打天下之時,也未曾立下分毫戰功的徐溫在朝中隻手遮天。

而槍打出頭鳥,徐溫聞訊之後,便立刻起兵前去討伐李簡。大軍壓境,李簡主動率部迎戰,卻於池州與宣州交界處的陵陽山遭遇伏擊,被徐溫義子徐知誥殺得損兵七千...同樣身為吳國宿將,卻被徐知誥這個後起之秀殺敗,李簡只得退守回治所石城。

徐溫下令軍旅圍攻池州石城,同時也以國主楊隆演的名義下旨宣稱:

如李簡這般膽敢對抗自己的,便是欺君罔上、意圖謀逆的亂臣賊子。吳國朝廷也必定要調集大軍將其討滅,其餘諸方將帥,也務必立刻上表並無二心,願意聽從徐溫調遣,協同討伐意圖背反朝廷的謀逆叛將!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