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839章 十國第一人,子嗣卻都扶不上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39章 十國第一人,子嗣卻都扶不上牆 (2 / 2)

所以徐溫注視著面前的吳國國主,尤其又想到他是先主楊行密的種...心中感慨不說,眼中又不由的顯露出一抹輕蔑。可好歹以自己的心機城府,徐溫也不似他長子徐知訓那般,會辱弄國君太過露骨出格,他微微一欠身,旋即便沉聲說道:

“大王有所不知,先前宿衛軍將李球、馬謙引兵譁變,原來是受李遇暗中指使。臣詳加探查,確認李遇當真意欲謀反,故而已設計將其擒殺...而米志誠亦合謀生亂,臣也已派兵前去其府邸,必要讓這幹亂臣賊子一網打盡。

而國都生亂,諸如劉威、陶雅、李簡等擁兵一方的宿將未免不知底細。大王也須宣詔稱叛臣亂黨已悉數伏誅,以安人心...當然宣詔四方,安撫各處將帥事宜,臣自會安排人手,而為大王分憂......”

“什麼?李都指揮使,竟然已為徐公所殺?而米將軍亦為我國功勳宿臣,他又怎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隆演聽罷,下意識的驚撥出聲來。然而他很快的注意到徐溫閉口不言,只是意味深長的朝著自己打量過來......

雖然年少識淺,可楊隆演自從被擁立繼承吳國王位以來,對於徐溫、徐知訓父子的控制,他似乎也形成一種本能的反應。所以只片刻的功夫過後,他臉上便擠出幾分比哭還難看的笑意,還要以逢迎的口吻讚許道:

“萬幸還有徐公明察秋毫,又拯救孤於危難之間!有忠賢摧殄奸臣亂黨,戡定禍亂,以保社稷永康,也實乃我吳國大幸也!孤倚賴徐公,但有所諫,也自當力行才是!”

...雖然李遇見不慣徐溫挾君攝政掌權,遂先前與劉威、陶雅等同袍知會過後,便留在宣城。可是徐溫自從與張顥合謀弒殺楊渥,而推舉楊隆演之後,一直以來給吳國幼主所施加的影響力,到底還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畢竟按原本的史載線,本來是應由投奔南吳的朱瑾怒殺徐知訓,也知道自己已與徐溫勢不兩立...實則他是先提著徐知訓的人頭去見楊隆演,高呼“今日為吳除患矣!”,而試圖鼓動楊隆演以國君的名義,就此宣召與挾君弄權的徐溫公然對抗。

結果被徐溫控制,遭受徐知訓按到地上摩擦羞辱的楊隆演...他卻嚇得屁滾尿流,哭嚎著要撇清關係疾呼:“舅自為之朱瑾與楊行密本來的正妻朱氏,以及意欲奪權而設伏擒殺的朱延壽同姓,故而楊隆演以舅相稱),此事非吾敢知!”...驚懼之下,直接掩面便逃,朱瑾見了也只得忿恨道“婢子!不足與成大事”,結果再要脫逃,卻被徹底圍困住,也就只得拔劍抹脖子自盡了......

所以即便有李遇至宣城為楊隆演撐腰,以節制徐溫這個對頭...楊隆演也已經在徐家父子明面辱弄、暗地威脅的環境中竟然似是形成了一種奴性。而徐溫把這個幼主的性情拿捏得死死的,所以才敢設宴誘殺李遇、要處死米志誠...眼下見楊隆演的反應不出自己所料,徐溫臉上也露出一抹陰冷的笑意,並暗忖道:

雖然殺死李遇有所倉促,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只要國君還在我的掌控當中,這便是獨攬吳國軍政大權最大的倚仗......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