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824章 於公於私,不共戴天的血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24章 於公於私,不共戴天的血仇 (2 / 2)

本來便被殺得個措手不及,而周德威身先士卒,再度掄起手中大槌,如殺神一般縱馬踏陣,在人群中橫衝直撞。直至殺得汗透重甲,身上卻仍是毫髮無傷。魏軍先鋒部眾,遂兵敗如山倒,就被裹挾著邊打邊退,拋下無數死屍之後,殘兵敗退數十里,而讓晉軍又大勝了一場。

當王景仁聽敗逃回來的敗將殘兵稟說軍情,自然也不免勃然大怒。可是又有快馬斥候傳來急報。李嗣源統領另一路兵馬,迂迴包抄,作勢要抄截自恩、博等州府通往橫海軍滄州的後路要隘。

王景仁聞報之後,也立刻冷靜了下來。權衡如今的戰局,清池城終究還是落到敵軍手中,而節度使高思繼都已兵敗戰死,如果執意要殺往藩鎮治所,收復失地,可幾路後唐軍旅以逸待勞、虎視眈眈,那麼自己這一路兵馬,恐怕也難免要重蹈橫海軍的覆轍......

思前想後,王景仁雖然心中不甘,卻也只得忿聲喝令道:

“晉人勢大,不可力敵。速退,退守回博州,等候袍澤軍旅,共同力抗北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景仁統率幾州兵馬,遂又退回滄州以南的魏朝治下疆土。而高思繼戰死,橫海軍淪陷的訊息傳至汴京,也難免震動朝野。李天衢聞訊之後,雖然大為震怒,可他也很清楚後唐奪下己方勢力一處藩鎮,還致使高思繼這等當世虎將兵敗陣亡,這也並非絕無可能。

畢竟與後唐兩相比較,雖然魏朝更為幅員遼闊,可正因為如此,李存勖更可以從昭義、揚武、橫海...各處選擇主攻的目標。李天衢心說自己麾下將才雖多,可是各個都要鎮守一方,後唐卻可以集中軍力,針對於一點突然發動猛烈的進攻。

有郭崇韜運籌帷幄、設計策劃,再加上週德威、李嗣源、李存賢等史書上留名的名將聯手...就算高思繼論馬戰、步戰、槍術、拳法都是屈指可數的虎將,但以他臨陣機變、治軍統兵的能力,面對敵方如此高配的組合,稍有疏失,中了對方的算計,也的確很有可能深陷絕境......

到底痛失一員上將,念及高思繼過往的功績,又想起他還抄錄了融匯他搏擊業藝之大成的四季拳拳經進獻,李天衢夙興夜寐,也時常演練...心中自然也倍感悵然。

李天衢當然知道,因為高思繼、高思祥、高行珪的死訊而摧心剖肝,最為悲痛之人,也非高行周莫屬。

高家家門家世勇悍,高行周與高行珪俱有武藝,然而他們這一代,其餘族親卻並沒有投身行伍,所以事到如今,也可以說高家還要憑著沙場上建功而光耀門楣的,就只剩下高行周這個獨苗了......

得知自己的父親與族親相繼陣亡身死的噩耗之後,高行周如遭雷殛,呼天搶地的嚎啕大哭。隨後趕赴皇城內朝央請覲見帝君,他雙眼也早已哭得紅腫,跪在地上,言語哽咽,便向李天衢忿聲說道: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敢問陛下何時要興兵北伐,末將願為先鋒,掃蕩晉賊、奪回橫海軍,赴湯蹈刃、在所不惜,也勢必要為家父、叔父、堂兄報仇雪恨!”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