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魏琢,拜見陛下!久聞陛下文成武德,威信著於四海,今日終有機緣面聖,微臣誠惶誠恐,也是倍感榮幸!”
李天衢手肘倚在龍椅上,單掌托腮,神情玩味的打量著那昭義軍來使魏琢,也是揣著明白撞糊塗的問道:
“這倒稀奇,昭義軍李繼韜,也是河東晉國功勳將門子裔。他父親李嗣昭李節帥,朕也甚是敬重。只不過...晉王李存勖如今竟敢擅自宣稱繼承唐室正朔,而已建制稱帝,他這分明是要與朕分庭抗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加上前番晉人暗中伎倆,煽動我魏朝淄青軍節度謀反,這筆賬,朕可還要與晉王算個清楚,而昭義軍既然屬於晉國治下,你這藩鎮幕僚,卻又為何向朕稱臣?”
魏琢奉李繼韜旨意此行前來,當然也早就想好了說辭。聽李天衢詢問,他又立刻恭敬的回道:
“望陛下明鑑!鄙鎮李節帥,雖為河東將門子裔,可是也深知陛下雄踞中原,稱正朔招撫諸藩,才是眾望所歸!至於晉王僭號稱帝,甚至還自稱繼承唐室社稷,而執意與陛下為敵,鄙鎮節帥卻實不願冒犯天威!
為順從大義,鄙鎮也願與上朝聯手,只是晉王那邊知曉,唯恐不肯善罷甘休......”
李天衢聽著不由冷笑,心想什麼順從大義,那李繼韜就是小家子氣要保住他藩鎮錢糧,關起門來要過土皇帝的癮。然而李存勖雄心壯志,又要有大動作,當然也少不了要調遣他昭義軍牙兵,徵用他藩鎮集錢糧,李繼韜嫌自己太受約束,又心疼被他視為私有財產的藩鎮積蓄,所以便會生出異心......
畢竟按原本的軌跡,他連投奔梁國那等宿敵世仇的事都幹得出來,而如今投從魏朝,李繼韜也更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而眼前這個昭義軍幕僚魏琢,按正史線軌跡,他便是與牙將申蒙,乃至李嗣昭的幼子李繼遠等人,眼見李繼韜不願繳納錢糧用於戰事,便合計著諫言“朝廷無人,終為河南吞噬,止遲速間耳”、“河北不勝河南,不如與大梁通盟,國家方事之殷,焉能討我?”......
所以這人也屬於那種典型唱衰己方勢力的鐵桿投降派,李天衢當然也絕對不必猜疑對方是打算用詐降等詭計。
至於昭義軍的戰略位置,又正好卡在晉國與梁國,如今與魏朝之間。如若中原大戰,那處藩鎮首當其衝,也必然會是遭受戰火摧殘最為慘烈的地區之一。
所以李繼韜要過的逍遙自在,又便不願被李存勖使喚著不得已參赴大戰打頭陣,那麼他也必然會打算投奔眼下看來國力仍是更為強大的魏朝。
而李天衢繼續瞧著魏琢繼續賣力的表態,心中則暗忖道:
畢竟是你李存勖意欲策反劉知俊在先,而你治下果不其然有藩鎮節度主動要背反...彼此明招暗招既然都已使出來了,那你也怨不得我還要吃下昭義軍那處藩鎮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