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814章 誘敵、抄後、設伏...橫海軍的危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14章 誘敵、抄後、設伏...橫海軍的危局 (1 / 2)

“高思繼使得一手出神入化的銀槍,的確驍勇出眾,又善於統領騎軍,確實已成了我軍勁敵。而他本是盧龍節度使李匡威麾下將領,當年屢番與我河東軍作對,故而本來便對我軍敵意頗深。

只是後來因李匡威之弟李匡籌發動兵變,奪了盧龍軍節度帥位,高思繼與其世家,也只得投從我軍。仰仗先皇發兵攻討,又扶持劉仁恭...那反覆無常的小人做了盧龍藩鎮之主。此後高思繼與他兄弟也仍須聽憑河東使喚,想必心中極為不滿......

郭尚書有言,高思繼眼下對上我大唐,也必然會急於尋我軍對決,而要出當年寄人籬下的惡氣。把我軍也正可誘使其北上追擊。周總管便會從斜側出兵,攻下南皮等滄州西隅要地,等到高思繼發覺後方有失,而急於撤軍返程之時,要與他廝殺的,可也不止是我盧龍軍這一路兵馬.......”

李存賢正說著,他緩緩的站起身來,環視向帥帳內一眾將佐。他這個當年本來被黃巢反軍挾裹著造反,後來卻被後唐先主李克用賞識看重,被收為義子後積累戰功,如今也成了後唐開國功臣的將領眼中也已是殺意凜然,繼而又道:

“陛下調派疑兵,先是做勢佯攻葛從周坐鎮的揚武軍。成德軍節度使任圜、北平國偏師,以及嗣恩義兄率部把守各處道路要隘,也是為了阻止揚武軍不能及時調遣兵馬支援橫海軍。

而我盧龍軍誘使得高思繼繼續揮軍北上,當然也不可意氣用事。仍要派遣小股兵馬襲擾,撩撥得敵軍急於同我牙軍主力決戰...高思繼極有可能會中計,屆時還有嗣源義弟統領所部兵馬,便會趁著敵軍撤兵之時於半路設伏,我軍再殺它個回馬槍,則大事可成矣...畢竟只要能除了高思繼,橫海軍便是唾手可得!”

聽李存賢一番言語下來,帳內眾將方知眼下正坐鎮成德軍治所,而由後唐帝君委派,全權主持排程諸部兵馬的兵部尚書郭崇韜,也已想出了要一舉全殲高思繼所部敵軍的計策...而主將李存賢當然不會畏戰退避,而是按郭崇韜的指示,要一步、一步的引誘高思繼繼續往北進軍。

帳中諸將,自然也是轟然領命。李存賢所統領的盧龍鎮牙軍主力,遂又拔營啟程,向北面撤返而去。就好像是兩人起了衝突,而其中一方不斷的辱罵尋釁,可真惹惱了對方擼胳膊挽袖的要衝上來揍人時,他便撒丫子又跑出一段距離,再回過頭來,再繼續撩撥挑釁下去.......

而高思繼與他兄弟高思祥,的確從一開始對上後唐盧龍軍,便已經打出了火氣...他們又迅速合兵一處,繼續北面進軍。勢必要窮追猛打,而急於殺潰由李存賢這個後唐名將親自統領的敵軍。

可又追出一段路程,由高思繼、高思祥統領的牙軍部眾,很快便要追出橫海軍治下領土,就要進入北面盧龍軍下轄的地域......

差不多在同一時刻,位於橫海軍滄州西面的冀州治下,一處設在山坡要隘的軍寨,也正在遭遇來自於揚武鎮牙軍的猛攻攻勢。

葛從周統掌的揚武軍,與高思繼司掌的橫海軍北面同樣與敵國接鄰。中間還有為後唐掌控的冀州阻隔,而且自前番戰事由周德威攻佔洺州之後...揚武軍若要發兵救援,向南迂迴,途徑相、魏、恩、德等幾處州府,還要向北進軍,抵至處於滄州中部的橫海軍治所清池縣,也太過耽擱時日。

何況現在還無法斷定敵軍主攻的方向,葛從周坐鎮邢州,也要提防隨時會犯境侵攻的後唐軍旅。得知盧龍軍李存賢南下攻打橫海軍的戰報之後,由節度副使賀瑰統領一萬兵馬,直接殺往冀州,而意圖儘快與高思繼相互策應,以協力抵抗敵軍的攻勢。

然而賀瑰卻沒有料到,後唐於冀州也佈下重兵,卻是據險採取守勢,而勢必要切斷揚武軍、橫海軍之間的聯絡。

雙方箭矢弩箭,在空中密集交織,山坡上每一處寨柵打出的缺口,都聚集著大批魏朝、後唐兵卒在那裡激鬥著,屍首堆疊之多,眼見便又要將魏軍登高攀爬,而衝破的寨柵缺口再度堵住...然而層層疊疊的的後唐甲士,仍舊源源不斷的朝著前方湧去,迅速填補佇列的空缺,並齊刷刷的探出長槍,從撲殺上來的敵軍步卒甲冑縫隙戳刺進去,倒斃的屍體越來越多,而將這一片山坡染成赤紅的顏色。

後唐顯然早已預料到揚武鎮牙軍有意取道冀州,前去支援橫海軍,所以也早在道路要隘設下大批兵馬,就是要徹底封死魏軍東進的去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