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肅州龍家,怎麼也甘願做魏朝漢人的走狗!?”
肅州龍家為焉耆族人,先祖乃是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阿耆尼國出身,最早也是印歐人種的吐火羅族裔。而後輾轉東遷,又與漢人、吐谷渾、突厥、波斯、党項、回鶻...等諸多民族不斷的融合,所以時至今日,相貌基本上都帶著十分明顯的黃種人與白種人混血兒特徵。
而按魏朝調遣,統領部眾自肅州酒泉出發,如今已與過往的老鄰居甘州回鶻人交鋒廝殺的軍中主將,此刻正勒馬觀望戰局。他身披的戎甲上披覆著一層華麗錦袍,蓄濃密的大鬍子,深眼窩、高鼻樑,看起來約莫五旬上下的年紀,這個人指揮軍旅同回鶻兵馬開戰,倒也頗有幾分威嚴氣度。
忽的一員青壯驅馬踱至那人身邊,他先是皺著眉頭,環視前方戰團一陣,便轉過頭來,語氣中仍帶著幾分憂慮的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父親,往日我肅州龍家,與沙州歸義軍,甘州回鶻可汗,乃至涼州溫末等諸方立足於河西的勢力雖時而交戰,時而衝突,可一旦有外敵覬覦河西疆土,我等也往往一致對外。
可是魏帝意在一統河西,已先滅了涼州溫末,繼而立刻興兵攻討甘州回鶻...我肅州卻與歸義軍做為魏朝偏師協同出戰,可是魏帝吞併甘州,這下一步...不是也將要算計我肅州龍家?
我焉耆在肅州好生經營,得以自據一方,難不成正要將世代統治那片土地的權力...便輕易的拱手交予魏朝?”
做為本來的焉耆王室,而如今被世人成為肅州龍家,也正因為這支部族世代的君主都是龍姓。這一代龍家之主名為龍懷恩,而聽自己的兒子龍廣義質疑己方勢力追隨著歸義軍,而為魏朝鞍前馬後的抉擇,他默然半響,忽的長嘆了一口氣,便沉聲說道:
“那按你以為,我肅州龍家如若不肯順從魏朝安置,那又當如何?”
仍按過往先例,肅州龍家當與沙州歸義軍、甘州回鶻等佔據河西的諸方勢力結成攻守同盟,再聯絡後唐夾擊魏朝等言語,剛要脫口而出。可龍廣義忽然意識道,如今涼州溫末已亡,而這些時日歸義軍與己方勢力來往之時,也已明顯表態會倒向魏朝一方...眼下後唐大軍也來不及出兵干涉,那麼肅州龍家也要舉兵與魏朝為敵的話...以現在的形勢而言,不也只能與甘州回鶻做對難兄難弟?
瞧著自己的兒子一時語噎,龍懷恩又乜了他一眼,便轉過頭來,繼而嘆聲說道:
“我焉耆人轉遷至河西以來,與其它族裔相較,也向來勢單力薄...過去吐蕃人統治過我們,回鶻人也時常仗著勢大引兵來犯,當初時常勒令我龍家交人為質,索訛錢糧按《肅州防戍都狀》所載:回鶻指明“須得龍王弟及十五家質,便和為定”,而當時龍家之主兄弟有言“若發遣我回鶻內入質,奈何自死!”)...那等屈辱,你自然也不會忘卻。
龍家名義上自據一方,實則一直以來,也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自從議潮公振臂舉事、驅逐吐蕃之後,肅州一直便奉歸義軍為主,正是因為要保我焉耆族民,也必須要仰仗周遭最為強大的勢力...而以如今這等時局,在河西紮下根基的諸方勢力當中,又有哪一方...還會比魏朝更為勢大?”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