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771章 吳越國都,亂世樂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71章 吳越國都,亂世樂土 (2 / 2)

畢竟吳越王錢鏐立錢塘為國都,一直以來也的確施仁政打理得以杭州民生富庶、時局安穩。身處於這般世道,也有很多百姓自知他們算是投對了胎,與家人生計無憂,好歹不必憂慮受戰火殃及,起碼杭州治下諸地現在的局勢,也正如史載所述的那般:

錢塘自五代時,不煩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

而位於後世杭州市主城區西南面的鳳凰山,由錢鏐在此修築子城,內建宮殿。眼下王宮內殿當中,一眾吳越臣僚卻是議論紛紛,而且現場的氛圍也顯得有些緊張,他們爭先發表自己的意見,言辭也不由變得愈發紛擾激烈起來。

畢竟李天衢就算這一次還真就沒想算計吳越國,可終有一日,也的確勢必要兼併這個割據政權,而完成一統的治世...大概也能意識到自己處境的吳越臣僚,所以也會如顧全武那般,對魏朝的動向格外敏感,而警惕提防著長江以北那一方虎視眈眈的強大勢力。

所以哪怕是李天衢吩咐淮南軍擒住吳越國叛臣高澧,再把人一交,也不會開出任何附加的條件...吳越國不少文臣,也還是要針對魏朝背後的用意而各抒己見。

其中有的人認為,畢竟高澧熟悉兩浙地形水勢,乃至吳越各處軍司水路佈防虛實...魏朝淮南軍應已拷打逼問出軍情,如今交接這賊子由大王處置,也未嘗不是要讓我吳越國疏忽大意,而暗中有所圖謀;

也有些人認為,大王撫軍恤民,極得治下黎民推崇,可恨高澧賊子非但惡行太甚,更是做了害群之馬也引得諸地民眾恐慌,湖州百姓只怕也要對朝堂頗有怨言...魏帝也是打算市恩賈義,讓兩浙地界百姓信服他愛民的好名聲,畢竟他自打身為義成軍節度伊始,直至後來改制稱帝,驅逐朱溫,雄踞中原,他也的確深知要成大業,須以民為本的道理...如此看來,也是要收買人心,有意覬覦我邦疆土,更是不可不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再說下去,大殿內群臣揣測魏朝的打算,也不免漸漸的開始往陰謀論上靠...然而忽的卻有一道聲音,立刻壓住了紛紛議論之聲:

“孤倒覺得你們...也未免想得太多了,或許魏帝也知高澧於湖州做下的種種獸行,而只是容不得這等喪盡天良的孽賊還能苟活於世,遂出手助我吳越剷除害民兇醜。”

那發話之人,自然是端坐在內殿王座上的吳越王錢鏐。

錢鏐現在也已是五十多歲的年紀,只從五官貌相上看,自然也仍是生得奇醜,醜到了當年自己的親生父親都險些將他仍到井裡溺死...可是自從做得吳越國主以來,錢鏐如今舉手投足也頗有種淡然儒雅的風姿,讓人見了覺得他長得是醜,可非但不會心生厭惡,反而隱隱的會被他身上那股氣質所吸引。

畢竟當年錢鏐也曾販過私鹽,應募投軍後做偏將平定地方叛亂,甚至迎擊過眼見要侵犯至兩浙地界的黃巢反軍,以少勝多擊敗先頭敵軍,又設下疑兵計而使得黃巢有所顧慮,而放棄攻打杭州...直至後來討伐自己的上司董昌,清剿孫儒餘孽,轉過頭來立刻便與楊行密激戰起來...做得一直又是玩命的勾當,這刀口上舔血的殺陣經歷得多了,身上自會有殺伐狠厲之氣,再配上他那副貌相,也的確容易讓人看得發憷......

然而自從主持政事,直至後來身為吳越國主治理一方,錢鏐還是那張臉,可是卻也讓人感覺他愈發的面善。在麾下大多臣僚看來,錢鏐身為人君,是個和藹睿智的明主;而平素彼此來往,他也是一副平易近人、隨和儒雅的長者模樣。

而自己一席話說出,錢鏐眼見大殿內一眾臣僚的目光,又朝著自己這邊集中過來,他喟嘆了一聲,又道:

“唉...也的確是孤看錯了人,怎料高彥之子、高渭之弟,會是這等殘害百姓,啖人血肉的兇賊!即便孤自問體恤黎民,可任用高澧賊子,致使湖州一方生靈塗炭,百姓也合當罵孤願孤,如若當真讓這兇賊逃脫,僥倖西奔而能得吳國庇護,孤也當真無顏治下黎民...這件事,孤也的確應拜謝魏帝啊......”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