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748章 代表我符家,總不能折了父親的顏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48章 代表我符家,總不能折了父親的顏面 (1 / 2)

即便因王景仁兵敗,而致使敵軍也將殺至鉅鹿城下。而符彥超眼見王景仁一副體虛傷重的模樣,聽他言語也是連聲稱是,也仍是以禮待之,並沒有因為對方是敗軍之將,而擺出一些高官子弟的做派輕慢相待。

畢竟符彥超的父親符存審,非但是魏朝開國名將,他也極為重視對膝下子嗣的教育,而教誨諸子有言“予本寒家,少小攜一劍而違鄉里,四十年間,位極將相。其間屯危患難,履鋒冒刃,入萬死而無一生,身方及此”...而告誡兒子們家業得來不易,也務必要恪言慎行,以奢侈驕橫為戒。

所以符存審的子嗣,無論文武能力高低,除了老二符彥饒的性情也只是相對有些衝動,易與人爭執之外,其他人起碼接人待物上也並沒有尋常高官衙內子弟的驕橫習氣。

而符彥超身為符存審的長子,雖然兄弟符彥饒、符彥圖已經出仕,可是資歷尚淺,論職階尚還不能單挑大樑、獨當一面。符彥卿等幼弟年紀還小,而自己的父親符存審主要坐鎮汴京打理軍政事務,所以若要奉旨出兵,現在主要便是由符彥超做為他符氏家門的代表。

既知後唐敵軍,將要殺入邢州地界而兵臨鉅鹿城下。符彥超尋思不但要安撫兵敗的王景仁,對於即將到來的戰事也更是大意不得。略作思付後,他便又對王景仁說道:

“晉軍想必也快也將殺至城下,所幸葛節帥先前督管治所城防工事,如今鉅鹿城高壕深,諸般守城用具齊備,城內倉廒亦是糧秣充足。王將軍雖至黑熊嶺阻擊敵軍,只是備置時間有限,那處山嶺也說不上如何險峻,是以也難免為晉軍攻破......

可是那裡李紹瓊要強行攻打鉅鹿,即便他損兵折將,也很難攻佔城關。何況屆時我朝還會有援軍趕至,又怎能容得晉人繼續橫行放肆下去?只是想必晉軍很快也將殺入邢州地界,要立刻派遣部曲,動員鉅鹿周圍鎮坊村落鄉民些家當入城...只怕也來不及了。

如此城郭就近的村坊鄉民,能發付調遣多少人一併入城,便算是多少。王將軍且先至鉅鹿城安歇養傷,還要勞煩您協助督管城防事宜。晚輩自會親自調集軍馬曉諭附近鄉民入城,以儘可能確保我朝百姓不至受戰禍殃及......”

除此之外,因為王景仁兵敗,符彥超考慮到後唐敵軍也未嘗不會改變主攻的方向,而也要侵襲南面本來隸屬於魏博軍治下的魏、博、貝等幾處州府。即便魏朝方面也有所準備,可是由於王景仁敗的突然,符彥超心說也須當派遣快馬立刻走報戰情。

如此一來,除了橫海軍節度高思繼,現在與後唐盧龍軍節度使李存賢由於兩國進入交戰狀態,雙方也已是劍拔弩張,於邊界隨時也都有可能爆發戰事之外。雖無節度使留後的實階,可暫時接管淄青軍藩鎮牙軍進行整編的王晏球,也很有可能要捲入這場戰爭當中。

王景仁雖然不服不忿,認為若是交戰的形勢地點不同,自己也絕對不可能被李紹瓊那廝打得狼狽奔逃。可眼下敗了就是敗了,因兵敗而灰心喪氣,又聽符彥超已經部署的妥妥當當,王景仁也沒有表達任何異議,而認同這個後生晚輩的安排,嘴中也是一口一個大公子的叫著,表態願意鼎力協助把守鉅鹿城。

符彥超的父親符存審是魏朝開國功臣裡面功績與名聲屈指可數的元勳,而李天衢既然賜封幾員功勳卓著的將領,封郡王爵。所以王景仁敬稱符彥超為大公子,倒也與情理相符。而符彥超謙遜了幾句,彼此便各行其事,即便後唐李紹瓊殺過了黑熊嶺,也決計不能讓他再拿下鉅鹿城此處揚武軍治所所在的要地。

而當王景仁抵至鉅鹿城,果然見到城牆也早經過加固,城上守城器械遍佈,四面護城的壕溝也是又寬又深。此等城防規模的城郭,若不發動數倍於守軍的軍旅攻打,還要有深諳攻城之法的將領指揮,只怕也很難打的下來。

饒是如此,王景仁也顧不上歇息養傷,他儘可能鼓舞因戰敗而氣餒頹喪的麾下將士士氣,還要再把城防諸般事務再仔細的梳理一遍。

至於符彥超則親自統領一撥軍騎,又排程幾彪騎軍奔至周圍村坊,催促各地鄉民遷往鉅鹿城暫住。魏朝與後唐這兩大國也開戰了,而同在邢州的沙河地界,戰事已經打響,聽到些風聲的百姓明白戰火就要燒到自己的家門口,大多數人也都樂意聽從調遣,攜妻帶子、扶老領幼的趕往城郭當中。

然而聽聞今番走的倉促,除了能帶在身上的糧秣財物,其餘家當、莊稼,也不會給你裝束車子收拾的時間,務必要立刻啟程。也不免有些鄉民心有不捨,而磨磨蹭蹭的,刻意要拖耗時間延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