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河東騎軍,向來傲視天下諸國諸藩,雖然曾聽聞南朝龍驤、虎翼等殿前馬軍,由殿前司都檢點使王彥章統領,也決計不可小覷...可是那葛從周統掌的揚武鎮騎兵,竟然也如此驍勇,似是完全不遜於我河東騎兵!
畢竟這般時節,軍隊的戰術主要還是靠陣型來實現的。即便是在戰場上馳騁突殺的騎兵,如若只是一窩蜂的衝殺過去,那也與形如烏合之眾的馬賊沒有什麼分別。
而由謝彥章統領的揚武鎮騎軍,碰上了後唐宿將李嗣恩所率領的突陣軍騎。即便從單兵實力上而言,論騎術揚武軍方面終究比不上後唐北地許多自小騎馬的軍士那般,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今番廝殺,謝彥章麾下騎軍小到三五人配合,多至所部軍騎遙想護應,後唐騎兵往往能閃避、格擋開頭一次攻勢,可旋即仍不免被從斜側搠來的刀槍搠翻斬倒......
而兩軍幾撥騎陣衝殺一番,紛紛錯身而過,留下了不少屍首。李嗣恩又高聲喝令,指揮所部騎軍迅速調轉馬頭,繼續催馬疾奔,而向敵騎衝殺過去之時...他卻驚駭得發現謝彥章指揮的南朝騎軍,竟然比他麾下河東騎軍的動作更快,各部騎兵配合極為默契,已經快速撥馬轉向,又以風馳電掣之勢朝著這邊衝鋒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畢竟按史載所述,謝彥章得義父葛從周傳授兵法、陣法奧妙,不但學有大成。更是善於統領騎兵作戰,每次與素來以騎軍為傲的晉人交鋒,他非但絲毫不落下風,而得世人贊曰:
彥章與晉人對壘於河上,恆褒衣博帶,動皆由禮,或臨敵御眾,則肅然有上將之威。每敦陣整旅,左旋右抽,雖風馳雨驟,亦無以喻其迅捷也,故當時騎士鹹樂為用!
這又怎麼可能!?揚武鎮的騎軍竟然也如此厲害,明明我河東兒郎才是稱得上騎戰翹楚,南朝軍旅又怎可能比我軍更擅騎戰!
李嗣恩眸子中閃過如狼一般猙獰狠戾的神色,即便敵軍騎兵的戰力,也遠在自己的預料之上。可是他心中毫無半點懼意,反而生出爭強好勝的心思......
畢竟這個李克用的養兒,按後來演義說法十三太保中的七太保李嗣恩,走正史線的話他於梁晉爭霸戰事當中,被敵騎馬槊搠中下顎;而按如今的戰事軌跡,曾被梁軍大將氏叔琮一刀砍中面門破了相,可卻仍死戰不退,是個仍要突陣廝殺的狠人。
然而李嗣恩也更傾向於是個突陣衝殺的勇將,而並非是臨陣指揮若定的帥才。如若戰事呈白熱化,他容易熱血上頭,面對強敵,當面便要決出生死,又何必想那許多,直接幹就完了!
所以李嗣恩仍舊衝馳在騎陣的最前面,高聲喝罵著將手中長槍不停的攢落過去,而不斷的殺傷著從他身邊掠過的敵軍騎兵。他還真就不信,如今敵軍主將葛從周尚未出手,自己還能被這撥騎軍給殺得迫退?
揚武軍那謝彥章到底又是什麼來頭,老子征戰沙場數十載,如若敗給這麼個南朝的後生,這卻不是要汙了我的名聲!?
李嗣恩越想越是不甘心,然而繼續催馬突殺,置身於戰鬥愈發激烈殺陣當中,他漸漸的也已有些上頭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