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713章 眼下再是忠心,早晚也會對你的主公恨之入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3章 眼下再是忠心,早晚也會對你的主公恨之入骨 (1 / 2)

身份本來已經徹底暴露,而眼見郭從謙卻仍是死活不認,肅立在李天衢身旁的張駿雙眼中也已流露出凜然殺機。

意圖策反我魏朝治下節度使,煽動淄青軍藩鎮倒投你晉國,也已是證據確鑿,本來按你這廝罪責,既落到我朝手裡,便是千刀萬剮,也不為過!

而且你不是嘴硬,就不承認自己是晉王派去與劉知俊密議的使者麼?那麼要以酷刑處死你也更沒顧忌,便先讓那李存勖吃下這啞巴虧!

然而李天衢凝視著抵死不認的郭從謙,又過了半響,他卻忽然說道:

“郭從謙,你倒的確是個不怕死的,到了這步境地還要嘴硬。殺不殺你,也都無礙我朝已知曉劉知俊有意謀反...朕也素來敬佩不避斧鉞的烈漢,而且就算姑念先前曾與晉王戮力同心的情誼...朕非但不會殺你,還會將你送回晉國去。

這當然也要等到我朝清除掉劉知俊那一路逆臣之後,你不會再受嚴刑拷問,還會有醫官診治傷勢...在汴京安住段時日,隨後你也儘管回去向晉王覆命便是。”

李天衢此言一出,不止是身旁的張駿,就連癱坐在地上的郭從謙也不由立刻抬起頭來,也是滿眼的訝異之色。

即便魏朝與晉國現在並沒有處於交戰狀態,可是晉王李存勖既然刻意煽動魏朝下轄的節度使舉兵背反,還被抓個正著。魏帝李天衢也完全有理由處死,乃至以酷刑誅殺意圖顛覆治下藩鎮的使者細作...然而李天衢卻承諾為郭從謙治好傷後,再將他送返回晉國去,這又唱的是哪一齣?彰顯他是一個以仁德服人的明君?

李天衢當然絕非是因宅心仁厚,而會放還郭從謙回去。而如此做的理由,不但是要向世人傳達“晉王玩陰的暗算我,可是我還顧念先前同盟討伐梁賊的情分,就算再做個人情,你晉國陰謀伎倆也無法得逞”的訊號...更是考慮到郭從謙這個人也不應該死在汴京,他繼續活下去,對於魏朝而言反而會有天大的用處......

畢竟按史載所述,現在的晉王,後來的後唐莊宗李存勖,也正是死在這郭從謙手上的。

正史線的軌跡,郭崇韜、李存乂這兩個提攜自己加官進爵的貴人反而會被聽信讒言的李存勖所殺,這也使得郭從謙心中極為怨恨。而李存勖偏偏還曾以半開玩笑的口吻對其說郭崇韜與你親近,可他活著倒還罷了,朕既已處死他,你現在卻還有什麼想法...這也使得心中本就怨恨的郭從謙尋思李存勖要揮起的屠刀,早要也將落到自己的脖頸上。

既是為了自保,又是要為郭崇韜、李存乂報仇,郭從謙遂趁著後唐藩鎮叛亂,李嗣源也被麾下嫡系半推半就著舉兵背反,而致使李存勖焦頭爛額之際發動兵變,當即殺進宮城,並大肆焚燒興教門。

當時的李存勖也由於寵信伶人、權宦,致使諸軍離散,即便為挽回頹勢要大肆厚賞軍旅,可軍中便已有將士回覆“吾輩父母妻兒皆餓死,現在賞賜何用?陛下賜與大晚,人亦不感聖恩”...時任從馬直指揮使的郭從謙遂趁機煽動親軍譁變,混戰中李存勖被亂箭射中,而終究難免死於非命。

至少眼下而言,郭崇韜、李存乂這些攀附的權貴非但沒有為李存勖所殺,尚還在晉國當中地位尊崇。郭從謙既然會有膽子引兵譁變弒殺帝君,現在的他身上仍刻著郭崇韜派系的烙印,那麼仍是以晉國臣子的身份嘴硬不肯招供,他身上也的確會有這股狠勁。

可是以郭崇韜剛愎自用,而且與權宦、伶人派系終將水火不容的處境...他眼下在晉國朝堂再是風光,終究會更為寵信身邊伶人宦官的李存勖,想必也仍會冤殺處死郭崇韜,進而再除掉為郭崇韜之死大呼喊冤的李存乂...那麼郭從謙現在對晉國再是忠心,他或早或晚,也必然會對李存勖心生殺機......

所以李天衢只尋思一番,便決定將郭從謙放還回晉國。現在的他固然一門心思的與魏朝敵對,可以後也未嘗不會是促使河東李家那一方政權覆亡的關鍵人物之一。

而張驍本待上前勸說,卻眼見李天衢側目望來,又斷然搖了搖手。他心說看來陛下會放還郭從謙這廝歸還,也必有深意...所以便又閉上了嘴巴,退回原地,而不再上前勸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