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三位吉言,無論小王如今下派至官署歷練,還是有朝一日榮登大統...有三位鼎力輔佐,小王也必然以股肱心腹視之!”
※※※※※※※※※※※※※※※※※
相較與張漢倫、張漢傑、張漢融兄弟三個歡飲時開懷放縱的模樣,當李繼志又被召回至宮中,與他父親李天衢相處時,舉止唯唯諾諾,卻依然十分拘謹。
擔任倉監丞之後,李繼志雖然隔三差五的仍須回宮,但是在北市也有處府邸住所,所以平常私下裡也便於同宮外人來往。然而父皇召他覲見,自然也是立刻要去。所幸距離與張家兄弟幾個吃酒已是昨天的事,也不至因醉酒而事態。
而李天衢召見李繼志前來,也並沒有刻意針對他與張漢倫等兄弟三人來往密切一事過多逼問,起先也只是詢問監丞日常職事,與其他官吏相處的關係,乃至見識汴京城內民生又有何想法......
李繼志倒是不假思索、對答如流,看得出這段期間他也的確不曾怠慢疏失。李天衢緩緩頷首,聊家常、論時勢的又言語一番之後,他躊躇了片刻,忽然意味深長的說道:
“身為一國之君,親賢臣,遠奸佞,國家才能昌盛;而親奸佞,遠賢臣,社稷終要敗亡...然而這個道理,不但是明君,就連暴君、昏君也懂,可為什麼卻還會鑄成大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說到底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君王看待臣僚,往往也會難辨忠奸。有時候自以為值得信賴重用的臣子,也難免會是矇蔽上聽,亂政誤國的佞臣。
為父要你出去見識、歷練的,不只是治國之術,還要有識人之聰、用人之明。然而有些事,也少不得人生閱歷的積累...而且你畢竟是魏朝的皇子,也難免有人會另有居心刻意與你親近示好,而再與人相處時,你也須謹記為父今日的教誨,再想想接近你的那些人的言語......”
聽李天衢長聲說著,李繼志心思一動,然而他也只是恭恭敬敬的應了。直待李天衢讓他退下時,才又如釋重負的拜辭而去。
而目視李繼志走出御書房,李天衢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他思忖話也只能點到這裡。畢竟張漢倫、張漢傑、張漢融兄弟三個,雖是魏朝開國功臣張歸霸的子裔,可是老子英雄兒狗熊,他們盡是善於諂媚君王的佞臣...這件事也就只有他李天衢知曉。
沒有那個奸邪佞臣,會把“奸佞”兩個字刻在腦門上...何況現在他們兄弟三人,眼下只是與尚還未手攬大權的魏朝皇子走動來往得相對密切一些,也尚不能指證他們就是欺君罔上、禍亂朝綱的奸臣。
就憑著自己已知張漢倫等兄弟三個的史載事蹟,便暗地裡做了他們?李天衢心想這件事如果還要我來出手的話...等到我離世之後,他還不是照樣沒有識人之明,而分辨身邊近臣到底秉性如何?
所以有些人情世故,還需要你自己去領悟。而且這也是個關卡,就看你小子能不能憑自己的能力透過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