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篝火席宴結束,李思諫與黨項其餘七部首領,央請李存勖至銀州治所安歇一晚,直至次日,又畢恭畢敬為移架返程的李存勖送行。
相行數里,李思諫等党項首領,以及一眾党項親隨才拜別而去。而隨著送行眾人在視野中慢慢消失,李存勖臉上的笑意同時也漸漸消逝,他神情顯得有些凝重,終究不禁喟嘆了一聲。
而李嗣源策馬踱到李存勖的身邊,並出言勸解道:
“大王,要遊說定難軍與黨項諸部聯晉抗魏,以那李思諫的處境而言,的確難以立刻做出決斷。可是既然已表明我晉國對諸族各部的態度,魏帝既然節制諸藩,定難軍党項,乃至河西諸方勢力又怎會任憑他擺佈?李思諫身為定難軍節度,又是党項拓跋部首領,想必他早晚也能想明白,而篤定心思為大王所用。”
“就算李思諫統領定難軍,肯投從我晉國,可是党項八部卻也未必是一般想法...孤昨晚見其餘諸部首領面色,看來也是各懷心思......”
李存勖沉聲說著,隨即又道:
“本來隴右、河西諸方勢力,想必大多也都是打算觀望時局,魏強則投魏,晉強則投晉...而至少眼下這般形勢,我晉國終究不及魏朝勢大,也唯有用盡心思、另闢蹊徑。只是魏朝不知比我晉國疆域廣闊、錢糧廣有,名義上而言,孤終究還是要矮了魏帝一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兄長,我河東李家當年匡扶社稷,殫精竭慮的要為唐室延續國祚。而除了朱溫老賊冒天下之大不韙,弒帝滅唐而惹犯眾怒...而後不止是蜀國王建,當初本來阿爹也甚是看重的李天衢...倒也趁機建元稱帝.......”
正說著,李存勖忽的頓了一頓,忽的卻轉了個話頭,又對李嗣源沉聲說道:
“阿爹那個時候便頗有微詞,不止深恨朱溫小人得勢、陰謀得逞,也曾直斥魏、蜀兩國妄自尊大。名為唐臣、實為唐賊,只是天下亂世如此,唐廷闇弱,終究免不了各據一方的梟雄稱孤道寡,自行封帝封王。
只不過我後來細想,朱溫老賊當初籠絡河朔諸鎮,也是以帝君的名義,分封魏博軍為鄴王、成德軍為趙王、義武軍為北平王,以此拉攏諸鎮與阿爹為敵,又有李罕之那忘恩負義之徒篡奪昭義軍...彼時也使得我河東腹背受敵,形勢險急。
而後魏帝於宣武軍地界重挫朱溫那廝,截斷梁賊與河朔諸方勢力的聯絡。鄴王羅紹威、趙王王鎔當即決議投從魏帝,想必也有藩王從於帝君名分的因由。而從那時起,我晉國同魏國相較,與別處勢力來往交涉上而言,便已輸了一籌。即便魏、蜀兩國稱帝得位不正,可我晉國執意仍奉覆亡的唐朝為正朔...然而在世人看來,魏帝晉王,孰高孰低,恐怕已有定論了.....”
畢竟是自己父親李克用收留栽培,而情同手足的義兄弟。比起晉國其他宿臣勳將,對於李存勖而言,除去寵信的伶人戲子...他有感而發,對於有兄弟情分的父親義兒也更容易吐露心扉。
然而聽李存勖感慨說罷,李嗣源面色微變,也立刻意識到即便沒有血緣關係,可是因義父之故而彼此情同手足的晉國國主...看來如今也有要稱帝的打算了......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