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615章 王彥章與段凝,本來也是仇家死對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5章 王彥章與段凝,本來也是仇家死對頭 (1 / 2)

五千精銳騎兵,由信誓旦旦必要一舉襲破長安的康延孝所統領,經過迅速整頓,攜帶可供幾日分量的乾糧,便整裝啟程,先行朝著乾州甘北鎮的方向疾行而出。

然而輕騎兵利用機動性速度上的優勢,可以長途奔襲起到奇兵的效用。但是遠離主力軍旅,倘若無法達成奇襲的目的,再沒有援軍與後勤補給的情況下,深入敵方腹地,處境也將十分兇險。

可李天衢既知道這場史載中的戰例,當然要採用康延孝的計策。即便按原本的軌跡,他是向李存勖諫策出奇兵襲取汴梁,如今卻是建議迂迴奇襲長安...可如今的戰略處境,李天衢也很清楚較之己方勢力也更為有利。

畢竟後唐滅梁的戰事當中,梁末帝方面接連派遣大將,還意圖集結陝虢、澤潞、關西、汝洛等諸地軍旅,劍指太原、兵發魏博,而意圖向後唐發動大舉反攻。所掌控的地盤較之現在要廣闊太多,兵力上按理說仍有與後唐抗衡的可能。

可是如今陝虢、澤潞、汝洛...等諸處領地,卻早已是魏朝治下疆土,現在梁國皇帝朱友貞的處境,也不是計劃向後唐發動總攻,這才造成兵力分散,致使國都防禦空虛...即便治國御下的本事,朱友貞若是與李存勖相較可以說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可憑國力他本來還有餘地再硬撐下去...然而只不過數千奇兵即將殺至城下時,那朱友貞按史載又是如何做的?李天衢當然也是心知肚明。

更何況,長安城中還潛伏著一些巡院侍衛司的密諜。負責打探、傳遞關中方面軍情的關陝守捉郎謝彥師先前趕赴華州策反李彥徽之時,便也曾吩咐下去,知會長安城內的密諜屬下,有朝一日本朝大軍殺至長安城下時,他們也將裡應外合,配合攻城而力圖儘快搶佔城關。

然而康延孝率領五千騎兵迂迴進入乾州地界時,總掌三原、富平一帶防線軍務的段凝竟然主動出兵,率先去攻打北面王彥章駐紮的營寨。似乎也是因為屯兵於耀州南部的魏軍兵力在三萬左右,趁著尚還未於其它軍旅會師之前,手握八萬兵馬的段凝便打算以多欺少,意圖先殺一殺魏國軍旅的威風。

只是王彥章與殿前司下轄幾員將領得報之後,他們的反應幾乎都是:

呦呵?你還真敢來打,小老弟,你怎麼回事?

經過雙方輕騎斥候來往哨探,彼此確定對方大軍所處的位置。一片平原曠野上,軍旅停止行進,旋即便立即傳出旗鼓號令。諸部將士也立即行動起來。

龍驤、虎翼、豹韜...乃至其他殿前司下轄的禁衛軍旅,畢竟多是訓練有素,而且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佈陣也著實迅速。對面遠處剛有幾撥部曲出現在視野之中,這邊魏軍京畿諸部軍旅陣前便已佈下層層長槍盾櫓,騎軍於兩翼策應,弓弩手也都已就位,而只候所部將校下達軍令。

一撥身披重甲的騎士奔湧先行奔湧至大陣前列,聽著眾多馬蹄重重敲擊地表所發出的勁響激盪翻滾,頗有搖天撼地那般的威武氣概,由一眾親隨驍將擁簇的王彥章也眸子中也燃起兩團火焰,似乎渾身的熱血也已沸騰開來。

當王彥章提著大槍,眺望凝視著遠方正在結陣的梁軍部眾,他忽的冷哼一聲,並喃喃說道:

“聽聞段凝那廝...不過是將他妹妹獻與朱溫做妾,又善於迎奉巴結,所以才甚得重用,也從來未曾聽聞他曾立下過什麼值得世人誇讚傳頌的戰績...方今梁國國祚將絕,卻要倚仗這段凝支撐局面。且看他到底又有什麼本事,也敢主動來尋我廝殺。”

然而王彥章不知道的是,如果按著自己原本命途軌跡,亦或者如果當年趕往宣武軍藩鎮投軍入伍時,並沒有遇見李天衢將他給忽悠的轉投陳州...他這個王鐵槍便會做為朱溫的心腹忠臣一直堅持到國家將亡時,而到了這個時候,仍要迫害誣陷剝奪王彥章的兵權,迫使其率領孤軍以寡擊眾,而最終被擒殺身死的幾個罪魁禍首當中,正包括這個段凝。

對面諸般旌旗獵獵捲動,密匝匝的梁軍士兵也正倉促的列陣。只不過人頭湧動的行伍當中,將官軍校所發出的斥責喝罵聲就從來沒有停下過。不少士卒,只是隨波逐流的向前方靠攏,佇列亂紛紛的站不整齊,只瞧雙方士兵排列成陣的景象,對比雙方主將治軍御下的能力,便已是一目瞭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