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603章 這邊兵不血刃,那邊一腳踢在了鐵板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03章 這邊兵不血刃,那邊一腳踢在了鐵板上 (2 / 2)

一番騷動過後,絕大多數梁軍將兵也都預設了向魏朝投誠的決定。畢竟李彥徽動用節度使的許可權,迅速控制住潼關的防禦體系之後,才放話說要歸從於魏國...把守關隘的主將都已倒戈投降了,又如何能夠抵抗下去?

何況自朱溫遇刺身亡,朱友珪、朱友貞爭權奪位的動亂之後,梁國又損失了大批善於治軍御下的將才,朝中還有小人得勢...各自軍旅的凝聚力也是直線下滑,遠非當初坐鎮宣武而稱霸中原時可比。

魏國大軍來犯,潼關方面則最先要遭受猛攻,將有貪生之念、士無必死之心,大多數人也不願意死拼硬扛到最後一刻,所以李彥徽的決定,也讓在場大部分將官士卒都鬆了一口氣,而順水推舟的表態願意一併向魏軍投誠。

於是乎,當魏軍先鋒斥候抵至周圍地勢谷深崖險、山高路狹的潼關左近之時。就見前方觀望大門敞開,李彥徽與麾下牙軍翹首以盼,就等著魏國大軍前來接管潼關了......

不費一兵一卒,雄踞秦、晉、豫三地要衝,由中原進出陝、隴乃至西進的必經之路,屬於關中地域東大門的潼關便為魏國軍旅佔據。而王彥章率領幾撥京畿禁軍方自抵達關防要隘,先頭部眾便已開撥入華州治所華陰城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來擔負鎮守潼關要職的梁將李彥徽,與他麾下統領的鎮國軍牙兵部眾,也轉而成了協助魏國大軍繼續西征的帶路黨。

然而與此同時,河中軍節度使牛存節那邊,也已收到晉國大軍再度興兵來犯的緊急軍情。他立刻決定先行主動出擊,意圖逐個擊破,重挫敵軍士氣。

然而這一戰,牛存節最先遭遇的敵方先鋒將領,則是在晉軍中被贊稱為“史先鋒”的史建瑭。

畢竟也是在史載傳記中被評述做“梁兵數為建瑭所殺,相戒常避史先鋒”的虎將狠人。位於河中府以北四十里,相傳為商朝開國君主商湯下葬之處的湯陵左近郊野,晉軍先鋒雖然遭遇牛存節設伏奇襲,史建瑭臨危不亂,當即手執長刀,急催戰馬,身先士卒的衝殺如敵陣。

他大聲怒吼咆哮著,猶如如出籠的猛虎一般血戰廝殺,以振奮己方騎兵士氣,而抵擋河中軍牙兵部眾猛烈的攻勢。用計過後,雙方到底要拼的還是彼此的戰力士氣,乃至將士們的性命,很快的此處郊野間便已是死屍枕籍、傷亡無數。

而史建瑭拼得被兜鍪打飛墜落,身上戰袍不但已是斑斑血跡,破爛不堪,鎧甲上幾處也都刻上了刀砍斧鑿的痕跡...但好歹全憑他廝殺悍勇,又親手斬殺得一百多名梁軍將官士卒,晉軍先鋒騎軍尚還能硬抗下去,而並沒有因為中了敵軍的伏擊而徹底崩散潰亂。

牛存節估計再用不了多久,其它晉國軍旅也將陸續抵殺至此處,不得已他也已然只得下令撤兵。然而史建瑭雖然力保由自己統領的先鋒軍沒有因梁軍伏擊而被殺散殲滅,也終究不免付出了陣亡傷損四千多人的代價。

如此李天衢、李存勖彼此之間雖然並沒有遣使相互告知,卻是不約而同的揮軍征討梁國。而魏國這邊,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潼關,反觀晉國那邊,軍旅再度殺入河中府時,卻也似是一腳踢在了鐵板上......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