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言聞言更急,他連忙辯解道:
“大王,我等的確是真心實意願為臣屬!只是主公雖為鄴王,也不過掌管魏博軍藩鎮魏、博、相、貝、衛、澶這六州之地,而藩鎮牙軍桀驁難馴,且世代戎衛故地,關係盤根錯節,鄴王若割讓相、衛二州,唯恐當地牙將心生不滿,要譁變生亂,既然鄙鎮與貴邦鄰近,如此更怕亂軍襲擾大王治下領地啊。”
李天衢冷笑一聲,隨即又道:
“這有何難?羅公割地進貢,而願向孤稱臣...那麼孤不但承認他鄴王的身份,做為臣屬友邦,但凡羅家父子有難,孤也自當相助。魏博軍倘若有牙將叛亂,孤便派兵協同平叛,更何況...當年晉王借道於魏博軍之時,雖是因河東部眾劫掠村坊,而激惱得羅公反目,遂派兵奇襲。
這到底也是與晉軍結下了樑子,更兼羅公當時臣服於朱溫,晉王的脾氣,想必他也清楚得很...羅家父子若是轉為臣服於孤,這不也是向晉王作保,宣稱魏博軍自此不再為朱溫的助力,轉而成為對抗梁國的友邦?羅公父子,若要王位坐得安穩,也必須要拿出足夠的誠意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憑心而論,就算魏博牙軍名氣不小,當李天衢對這一路藩鎮軍旅印象很差。在他看來,對方不過就是彪悍能打,且是正規軍編制的流氓。
以早些年前一樁突發事件為例,唐朝宰相王鐸,於黃巢敗亡之後曾受權宦田令孜排擠,便很調離出了朝堂中樞,至橫海軍接管節度使之位。然而他一眾儀仗途徑魏博,時任樂彥禎、樂從訓執掌藩鎮,由於覬覦王鐸的侍妾和財物,便縱容魏博牙軍將其於三百幕僚悉數殺盡。搶奪侍妾財物之後,魏博軍上報朝廷,就稱王鐸是被流寇所殺......
對待鄰道節度,更是朝堂執宰尚且如此,魏博軍對內驕橫,對外殘忍、兇惡的態度可想而知。如果不是李克用異軍突起,控扼河東,以麾下更為強勢、跋扈、霸道的牙軍部眾對魏博軍形成直接威懾,李天衢從心說當初自己只掌控義成軍一隅,說不準也要與魏博軍時常發生衝突。
而魏博軍掌控的六州之地,仗著剽悍牙軍死守,李天衢尋思若要強行攻取,也難免要付出相當的傷亡代價。畢竟強如李克用的晉軍,與羅家父子交惡之後雖然強勢,但也依然沒能攻取得魏博治下州府。
按李天衢想來,能透過談判威逼索取來的地盤有多少,便算是多少,其餘的領地,也能透過日後逐步兼併獲取...畢竟正史中的朱溫,就是這麼幹的。
現在的問題就是,代替他父親,而接掌魏博軍軍政大權的羅紹威是否又會答應如此苛刻的條件?
李天衢認為應該會的,因為揣度羅紹威的為人秉性,又在如今這等形勢之下,他也實在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