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346章 重挫朱溫的大招,應該能用一兩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6章 重挫朱溫的大招,應該能用一兩次 (1 / 2)

李天衢調遣幕僚屬臣,順利的接管了淄青軍三州。而王師範與王師克、王師誨、王師魯...連同親族兩百餘口,悉數也都遷至兗州瑕丘,聽候李天衢任命官職。

對待這個已經甘願獻出自己的地盤、軍隊、民戶,而與己方勢力徹底並在一處的友軍君主,李天衢主動出城去迎,彼此再度會面時,相處的關係轉變,王師範隨與兄弟幾人,也是自願自覺的主動上前拜道:

“參見大王!”

李天衢上前攙扶,好言勉勵,尤其是對王師範感懷說道:

“賢侄為顧全大局,而深明大義。淄青軍內附,也全因賢侄德行,孤也必然不會負卿如此義舉。”

王師範也是連聲表態,他雖然不會知道自己向李天衢投從歸附,便不會按原本的軌跡向朱溫投降,而落得個被夷族的悽慘下場。如今他王家的命運非但已經徹底改變,王師範自從決定將淄青軍交託於李天衢之後,他突然間感到自己輕鬆了許多,彷彿一直以來壓在自己心頭的那塊大石,也終於消失不見了。

而李天衢對王師範的確厚待,不但封他為泰寧軍節度副使,參知政事,也是做為己方勢力地位最高的政務長官之一。而王師範現在也不過是二十來歲的年紀,李天衢也有意以後委任他招撫陸續攻取的一藩數州百姓,他只要安安心心的參政治民,累積功勳,以後能爭取的地位,自然也是貴不可言。

至於王師範的兄弟王師克、王師誨、王師魯等幾人,李天衢委以他們司掌一方州府的權責。王家這些兄弟,雖然不擅長治軍打仗,可是打理地方民政都很有一手,以王師範為首,過往也能把淄青軍政事打理得井井有條,使得領土治下百姓富庶、人丁旺盛。

雖說倒頭來卻是便宜了朱溫,縱兵襲掠如同撞見了大批的肥羊...而現在屯駐淄青軍的已是李天衢麾下猛將強兵,再要悍然犯境,只怕也沒那麼容易了。

如此王師範兄弟幾人,便在後方泰寧軍地界授任各司其責,反正以後打仗的事,你們就別參與了。

而先前淄青軍節度使王師範之後,藩鎮將主劉鄩,也已趕赴瑕丘,接受李天衢的任命調遣。

“既然主公情願以淄青軍歸附大王,末將劉鄩,自此願隨鞭鐙,而為大王所用!”

對待劉鄩的態度,李天衢自然也是好生安撫勉勵,仍以淄青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的武職委任。

雖說按史載軌跡,劉鄩與王師範降梁之後,得知舊主舉族被朱溫坑殺,他也並沒有打算背反梁朝,軍中武階官職躥升,也成了梁國軍中地位顯赫的名將。而後也終究免不了為佞臣忌恨,進讒言於梁末帝朱友貞治其避戰不出的罪責,而落得個被脅迫飲鴆,含恨喪命的下場......

但實際上,劉鄩是做為淄青軍最後投降於梁朝的將領,一直佔據兗州與葛從周對抗,直到朱溫遣人去告知他主子都已降了,劉鄩這才放棄抵抗,領兵出城,隨後著布衣、騎毛驢至汴州接受朱溫任命。王師範如若不降,劉鄩仍是要一直與梁軍死磕下去,也斷然不會因形勢萬般險急而背叛舊主。

揣度劉鄩的心思,王師範為朱溫所殺之時,已經不是以自己主公的身份遇難。既已降梁,他心灰意懶,以後也要多為自己的前程思量了。所以劉鄩就只能預設朱溫誅殺舊主,而李天衢心說如今他卻是轉投到了我麾下,那麼劉鄩會接受另認主公的事實,基本上也不用懷疑他的忠心會有什麼問題。

劉鄩憑著他的智謀,有可能與葛從周、李存勖這等名將打個有來有回,但是也很有可能面對五代頂級水準的名將被殺得丟盔卸甲。然而統兵作戰最為出類拔萃的名將帥才,就那麼幾個,讓劉鄩統領一撥兵馬,去對付尋常敵將應該也是手拿把掐的,而在大規模的會戰當中,劉鄩與其他同僚部眾配合,想必也能勝任軍中參謀這一角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