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131章 這次要與之交手的,會是開國君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1章 這次要與之交手的,會是開國君王? (1 / 2)

到底是與李罕之鬧得不歡而散,雖然符存審又跟過來好說歹說的賠不是。似張歸霸、張歸厚等人待他的態度也明顯冷落了一些。

李天衢心中也不住暗念這他孃的,還算什麼同道盟友?不過這年頭,也就別指望會有什麼牢不可破的盟友,打鐵還需自身硬,倘若不能處心積慮的壯大己方勢力,那麼今日名義上所謂的友軍,早晚也將會成為致使自己敗亡覆滅的死敵。

然而對於仍在儘量試圖緩和雙方關係的符存審,李天衢待他越發的親切,也頗有《三國演義》當中的劉玄德,見到尚在公孫瓚麾下效力的趙子龍那股子惺惺相惜,離別時又極為惋惜的意味。

只不過到底仍是李罕之軍中的小校,符存審也不便遠送,也只得不捨的與李天衢話別。

反正與李罕之險些動手,彼此看不順眼都已挑明瞭,李天衢也就不必再藏著掖著,而更是直接的對符存審感嘆道:“存審兄弟英武不凡,依我來看日後必能成就功業,若得兄弟襄助,我也必當重用...只可惜存審兄弟在那李罕之帳下效力,這也當真是屈才了。”

不久前還說李罕之不配與自己稱兄道弟,這也才彼此會面不過一天的功夫,李天衢又刻意與符存審拉進關係。彼此當初初識之際那牛哄哄的王彥章,符存審見李天衢如此看重自己心中固然歡喜。可終究相識不過一日,又是臨戰前夕,他也不可能如此輕易的便被其他勢力的君主給拐跑了...符存審遂也只得謙虛的應付幾句,不便再去接李天衢的話往下說。

而李天衢見了也不勉強,傳令麾下各部軍馬啟程離去,而按他心中想法,此刻也正算計著:

雖然李罕之、符存審都去投從河東李克用,但是對李罕之十分猜忌的態度不同,李克用很快便對符存審信任有加、極是器重,甚至在戰後會親自為他敷藥,且每日都要詢問那或許當時已被收為義子,而改名做李存審的名將傷情......

而李罕之這個所謂的舊主到底養不熟,轉而倒戈又去投奔朱溫。而符存審卻是忠心耿耿的為河東李家效忠了四十多年,他與李罕之從一開始便把彼此的界線劃得清清楚楚。

實際上他們投奔李克用之前,兩人歸附於河東藩鎮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李罕之是在河陽節度使諸葛爽死後與劉經爭權,並順利的驅逐他與諸葛爽之子諸葛仲方投完宣武軍朱溫。按史載軌跡隨後李罕之又因與張全義決裂,而只得向李克用借兵,引得勢不兩立的宣武、河東兩方勢力也都加入對河陽藩鎮的爭奪戰中。

然而李罕之雖然憑著他作戰狠戾猛烈的手段逼迫得諸葛仲方、劉經敗逃投奔朱溫,期間彼此也是互有勝負。符存審就是在這個階段先一步脫離部曲,去投奔李克用,也必然是在那個時候便已打算不再為李罕之賣命。

李天衢尋思自己該做的也都已經做了,符存審既然早晚會脫離李罕之統領的軍隊,那麼比起路遠迢迢的奔赴河東藩鎮,投從尚不知是否會重用他的李克用。投奔鄰道藩鎮,彼此又是相談甚歡、性情投契,並且已經表達出強烈招攏意願的李天衢,這卻不是一個更適合的抉擇?

當然李天衢也沒忘了眼下於李罕之軍中效力的,除了符存審,可還有楊師厚那個同樣不世出的名將。只是如今看來,也沒有發掘拉攏他的機會。

不過這次李天衢來的首選本來就只有符存審一個,因為他統軍征戰的才能更為出眾,而且符存審不但在李罕之大肆屠戮開剝活人前便已脫離另投他處,以他的品性做統掌軍權的將帥也更為省心;

楊師厚則到底不愧是李罕之帶出來的兵,能打歸能打,可是縱兵劫掠,焚燒掃蕩街市房舍,乃至大肆屠城也從來不會心慈手軟。更關鍵的是,楊師厚手握大權之時矜功自傲,縱恣豢養私軍行跡愈發不軌,君主如果能力不夠,也根本無法鎮得住他。

何況不急於一時,以後也未必不會有拉攏那楊師厚的機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