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與截殺孟楷、陳州戰事開始便屢屢立下赫赫戰功的兩人,王彥章被封為衙內都虞候;安仁義為衙內都監使;
至於張家兄弟三個,張歸霸為義成藩鎮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張歸厚為馬軍兵馬使;張歸弁為義成軍館驛巡官;
而方才便已囑咐交代過一番的兩員將才,葛從周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霍存則為義成軍都團練使;
皮日休這個當世才名遠播的名士,則被封為權掌掌朝覲、慰問、聘薦、祭祀、祈祝之文及號令、升黜事宜,兼攝民事的藩鎮掌書記;
做為蘆岡出身最早投從李天衢的二人,解青為義成軍兵馬管勾賬司都管;張虎則為隸屬於侍衛親軍步軍的兵馬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誅殺黃巢大功而得以稱謂一方節度使,對於追隨自己的文武才幹也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而唐末時節,衙內這等稱謂語意尚未沒演化到五代、宋時那般泛指權貴官僚子弟,仍按本意為最直接隸屬於藩鎮節帥的侍衛軍旅。如今以王彥章為正、安仁義為副任藩鎮衙內將官,也意味著李天衢對他二人的信賴。
而一眾降將裡面除了張歸霸,葛從周、霍存與張家其他兄弟兩個之前不過都是反軍軍校,如今不但都得以洗白了身份,也打通了進而謀求功勳名望上升的渠道。心中感慨歡喜之餘,也都慶幸當初投從李天衢,這條路還當真沒有選錯。
然而帥堂內聽封的一眾下屬裡面,有個人聽聞自己受領的官職差遣後先是一怔,隨即低下頭來,而他臉上也分明流露出幾分不甘的怨意......
李天衢則自問考量到麾下眾人先前所立下的功勞,也沒有虧待當中的任何一個。只是他也很清楚就算自己藩鎮將校封的再多,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然葛從周、王彥章、張歸霸、安仁義、張歸厚、霍存...等人皆是能征善戰的將才,但也不是憑著一己之力便能力敵千軍萬馬的,義成軍藩鎮設立的軍旅再多,可是沒有兵員補充編制,照樣也是白搭。
而歷經黃巢之亂,又是由於諸處藩鎮各自為政,唐末時節各地戶籍統計和管理混亂廢弛,人口戶數甚不明瞭。如今接管鄭、滑兩處州府,好歹兩地駐軍與治下人丁戶數經查閱本地記錄在冊的典籍,李天衢心中大概也已有了個數:
鄭、滑兩處軍州原有駐軍合計一萬兩千人,而眼下軍紀鬆懈、戰力廢弛也是一目瞭然,至於兩地總共的戶籍以及壯丁數目......
李天衢一邊思量著下一個關乎自己統掌的藩鎮是否能發展壯大,甚至涉及生死存亡的要緊問題,他眼神一瞟,目光很快的便落到了方才並未授予任何職事差遣,本來喚作張居言,而如今已得唐廷皇帝赦罪賜名的張全義身上。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