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言瞧見幾乎已癱倒在馬背上的黃巢消沉頹然,半響不做言語,全然沒有半點當初生殺予奪的勢威,他心中更急,不住的張口呼喚。而黃巢聽罷忽的一怔,隨即念道:
是啊,就算潛入這虎狼谷,暫時擺脫了感化軍時溥的追兵...可是天下雖大,只剩下這微末兵馬,我又該往何處逃去?
粗略環視一圈,現下週圍也不過只剩下千來兵馬。黃巢雖然抵死不願承認,但他也心中很明白今時不同往日。
以往先是與王仙芝、龐勳等人協同造反,轉戰天下,以為世人苦唐久矣,各地都能招聚來無數沒有生路尋覓的貧苦流民。嘴上雖然不說,但黃巢切身體會到自己未必能使天下長治久安,甚至未必要比他以為早已爛到根的唐廷英明多少...兼之如今被幾路藩鎮牙軍打得如喪家之犬隻顧奔逃,又有多少人,還會甘願投奔他這已經六十多歲的老頭子繼續幹豁出性命的殺頭勾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先前拼死逃脫,也是因為黃巢絕對不願讓時溥得逞而取了自己的性命。如今以為暫時脫離險境,抗爭的心氣兒蕩然全無...剛極易折,從最頂端直接摔落到深淵當中的那種強烈挫敗感,也使得黃巢心中不由的萌發出另一個念頭......
然而黃巢內心天人交戰一番,正有話要向林言囑咐之時,在他們驅騎馳騁很快便要經過的道路兩旁山嶺上,匍匐於草叢間的安仁義統領著一撥軍士,便低聲言道:“果然正如李都...主公所料,到底在這虎狼谷正可截殺住他的去路......”
實則李天衢要說服誘導麾下眾將集中兵力,不必到處搜尋,只顧趕往兗州北面地域的虎狼谷中設伏,也並不需要故弄玄虛的說什麼山人自有妙計,掐指一算,便知巢賊必定要從虎狼谷中經過......
因為虎狼谷也並不僅僅是因為黃巢在此身亡而在後世廣為人知,這裡不但是先秦時節齊魯兩國相互對持、會談交涉的所在。北往河朔、南向江淮,谷內嶺道道路通達,並非崎嶇難行且小股騎軍亦難通行的絕道死路,以往也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根據目前有限的兵力,要推測黃巢奔逃途中因遭受截擊敗退,根據兗州北部地形山勢詳加考量,他而最先能夠往何處逃竄,虎狼谷本來也應該是其極有可能會選擇的去處。
當然李天衢也很清楚,這件事黃巢就算會做如此打算,而自己大概能預判的準確...可同樣的,時溥方面的追兵就算延俄一時,也早晚會推想到黃巢會選擇朝著虎狼谷的方向奔逃。期間雖然也正好有時間方便自己行事,但也是爭分奪秒,做成大事,也務必要立刻撤離,不能被時溥所統領的藩鎮軍馬發現陳州宛丘來的一個都將,正要撿漏截他們的胡......
只是李天衢雖然能夠促使麾下眾將隨他預先到虎狼谷中設伏,但是黃巢必定會自戕斃命於谷中亦或說按後世流傳的另外兩種說法,是黃巢自刎不成便囑咐他外甥林言動手,乃至林言眼見黃巢大勢已去,便主動下手殺了他向唐廷請罪邀功),咱們只管等他原地暴斃之後,再去撿便宜這種話可說不出口......
畢竟這種史載記述不便公開明言,李天衢可不想自己處心積慮招攏的這些將才把剛認同可做主公的人當成神棍,何況現在一些人、一些事的發展軌跡已經出現了變數,根據自己掌握的史料可以做個預測推斷,但凡事已不可蓋棺定論。
是以在虎狼谷中預先設伏,而隱藏在山谷林蔭間由南至北道路最前列的安仁義聽聞哨探軍卒疾步,也聽見嶺道間隆隆馬蹄聲變得愈發清晰,他已然探手綽緊硬弓,就準備帶看清楚目標之後,便一舉射殺黃巢!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