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從孟楷,乃至黃巢的立場出發,他們起兵造反,要與唐朝對抗到底...仍舊篤定這是為了推翻暴政的信念,而能夠建立一個更為清明的皇朝政權,甚至是順天應民,為大勢所趨的吧?
可是你們終究沒有能力使得天下長治久安,甚至只會使得天下黎民更是身陷於水深火熱的絕境當中。
世道被攪得更亂,從你們起初尚還知道盡可能團結拉攏無生計尋覓的貧苦百姓開始,再到後來越發肆無忌憚的擄掠、殘害、殺戮...甚至是吃掉無數早已是苦不堪言的無辜民眾之時,我就只能站到你們的對立面上,天怒人怨、惡貫滿盈,也早該為殘忍的獸行付出代價了!
唐刀與鋼刀鋒刃重重撞在一處,迸射得火星四濺。李天衢抖擻精神,不會再任從孟楷過招之後從自己的身側疾馳而過,他一兜韁繩,胯下坐騎身形陡轉,兩匹戰馬從揚蹄反疾馳,已不由的八盞鐵蹄紛沓轉圈,各自馱伏著主人拼了命的揮刀朝著對方猛攻過去。
至於扶于山林中未能一箭射殺孟楷的安仁義,他眼見李天衢已與那兇狠剽悍的反軍大將近身廝殺了起來,也立刻又綽起支羽箭迅速搭在弦上,開弓如滿月狀,再度朝著孟楷身上瞄準覷定。
然而安仁義目光一瞟,又看見方才由李天衢、王彥章二人催馬撞殺,從敵軍騎眾裡面生生平趟出一條血路的後方殘存些許軍騎,眼見自家首領遭敵騎攔截下來,被死死纏住脫身不得,也有十餘騎發了狠心,調轉馬頭前來援助孟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被搭在弦上的箭簇很快又轉向另一邊的敵騎餘眾,旋即箭嘯破風連鳴,伴隨著“噗!”、“噗!”、“噗!”...的利刃入肉聲起,那些本來誓死要援護孟楷突圍殺出的騎手便被安仁義一一射殺墜馬!
而所向披靡的王彥章驅馬突進,除了在他手下根本撐不過一合的槍下亡魂,以一己之力撞殺得後列的敵騎幾乎盡數潰散奔逃。很快的也兜轉韁繩,催馬再度朝著已與李天衢交鋒鏖戰的孟楷這邊疾衝而來。
瞧這些殺才衣甲制式,並非是唐廷官軍...很明顯他們在此處埋伏的兵馬不算眾多,最多也就兩三百上下...可是非但與我廝殺的這個豬狗輩武藝確實了得,就算老子未曾負傷且氣力充沛,與他鏖戰勝負約莫也只在五五之分;
還有那個使大槍的漢子,便是當初於長安大戰殺伐,聽命於李克用那沙陀狄漢的幾員敵將相較,除了那個喚作李存孝的聽聞極是可怖...他摧鋒破陣的高強身手,老子便是久經沙場,生平也從未曾見到;
埋伏在山林當中放暗箭的唐廷走狗,看來人數微薄,似乎只有一兩個用弓箭的好手施射,這手段也當真了得。非但已取不少弟兄的性命,我這條命隨時也可能會折在他的弓箭下......
雖然堪堪尚能硬撐得一時,但是孟楷眼下被截殺住無法從山谷間脫逃,更恨麾下早被官軍殺破了膽的兵馬,也在這夥不知來路的敵軍伏擊中幾乎盡做鳥獸散,這讓他意識到任憑自己如何死命反抗,看來終究無法再從此處突圍得去。
與其同時,王彥章嗔眉怒目,已緊綽著大槍催馬衝至李天衢、孟楷鏖戰的位置不過二十來步遠的距離;安仁義在射殺盡另一側那小撮敵騎之後,很快也調轉箭頭,再向孟楷瞄準過去;而李天衢越戰越勇,掄起唐刀化作一道光輪,也已旋斬而出!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