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仍是由黃巢反軍中的老資歷孟楷承擔繼續攻打唐朝陳州等地的主攻任務,眼下攻討蘆岡中草寇的反軍未滿編的兩廂編制,大概不過四百五六十人。但是安仁義目測賊眾倉惶潰敗的動向,估計就這些人手,要掃蕩殲滅盡嶺中賊寇也已是綽綽有餘。
然而待如狼似虎的反軍兵卒也已有數十人爭先衝過了狹窄的山谷隧道,他們急於尋路徑殺上嶺中藏匿的賊人山寨。當中卻有人在奔走時踏中瞭解青事先在茂密的草叢間佈置的窩弓伏弩,清脆的機括聲響,幾支弩箭從草叢中激射而出,有五六名反軍步卒當即中招。
“他孃的!拼了!”
伏在山嶺高處的草賊嘍囉也紛紛高呼起來,他們或是綽弓放箭,或是舉起岩石往下方地勢狹窄的谷口嶺道砸將下去。位於下方的反軍兵卒摩肩擦踵,難以迴避,不免有人被上方墜落下來的岩石砸得腦袋開花,也有兵卒中箭撲倒在地上,如此殺出嶺口另一側的反軍傷亡也已上升到五六十人!
然而等到安仁義綽著硬弓也從山谷隧道間竄行過來,眼下前方地上倒伏著不少屬下兵卒的屍首,他冷哼一聲,於谷口處又拽開硬弓。只須臾過後,直教人聽得頭皮發麻的箭嘯勁響聲再度于山嶺間乍起!
位於嶺道高處拼命阻擊的賊眾嘍囉但凡有人稍探出頭來,落進安仁義的視線範圍之內,一支支狼牙箭簇挾裹著淒厲的破風尖嘯聲釘入山嶺高處嘍囉的頭顱,便如陰間鬼差的催魂符咒,仍是例無虛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片刻的功夫,安仁義便能確定又有十七個抵抗的嘍囉死於他的弓箭之下,而他臉上神色仍是意興索然,提不起什麼幹勁。與之相反的是那些最先殺出谷口,在遭受阻擊後一時混亂的反軍兵卒都如發了狂性一般,繼續發足狂奔,已開始沿著九曲十八彎的山道朝著高處的賊人山寨殺去!
所以說這些草寇不過烏合之眾,到底是不成氣候的蟊賊,再垂死掙扎,也仍是無濟於事......
安仁義也聽見山嶺高處有賊人的驚呼喧譁聲起,似乎他們紛紛被自己弓箭的本事給震懾住,又見已有不少兵卒殺上了嶺道,便倉惶著只顧往山寨的方向狼狽逃去。安仁義則又按部就班的驅步前行,始終與衝殺在最前面的那撥兵卒保持一兩百步遠的距離,他抬起頭朝著四下裡掃視過去,但凡眼界內出現賊人露頭的身影,張手就一箭過去,便又有一條性命了賬。
如此山嶺上雖然有零星賊人再退防時仍試圖居高臨下的進行阻擊,在安仁義的弓箭壓制下也只能落得個利箭射殺的下場。一時片刻後,衝在最前面的反軍兵卒距離嶺上山寨所在的位置愈發的臨近。
安仁義仍是閒庭信步的攀上了山嶺,與周圍一眾兵卒已行至九曲十八彎的嶺道中段,並踏過了幾具身上要害中箭斃命,而倒臥在崎嶇嶺道上的賊人屍首。
順利殺上山嶺,衝入於蘆岡地界嘯聚的賊人山寨如此看來已成定局。而位於九曲十八彎的嶺道中段地勢雖然相對寬闊了些。那些中箭斃命的賊人身上流淌出的血液,也染得周圍溼滑的苔蘚血濘濘的,幾道血流向斜側方藤蘿倒掛密佈的位置流淌過去,已染紅了嶺道旁凹凸崎嶇的泥土......
由於山道陡峭不平,多有陷在斜嶺上凹陷的去處。而安仁義乃至一眾反軍士卒的注意力又全部集中在上方露出行跡的抵抗賊眾...就在視線很容易忽略過去的嶺道一側,上方又有片密佈藤蘿障眼的泥地上,被半掩蓋的去處忽然有雙眼睛驟然張開,眸子中也已是兇芒畢露!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唐末大軍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