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唐末大軍閥> 第17章 神箭安仁義,不免仍要交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章 神箭安仁義,不免仍要交鋒 (1 / 2)

李天衢低聲說罷,解青低垂的頭緩緩抬了起來,他眼中有狡慧之色閃過,倒也仍恭謹的回道:“李大哥說的不錯...小弟不敢隱瞞,而當初我所言也絲毫沒有作偽,如今更是蒙大哥之故教小弟能夠揚眉吐氣,這輩子當真願意跟定了您,願隨鞭鐙。以求此生能夠有個出人頭地的機緣。”

伸出手掌在解青的肩頭拍了拍,李天衢心說眼下只是須點明解青不要以為自己看不出他的心思,但是也並沒有打算過度深究。

因為李天衢很清楚眼下彼此間本來尚還不屬於臣為君盡死節的關係;如今這等情形,這也並不是兄弟相逢三碗酒,只要義氣相投,彼此便能以性命相托,而相互完全推心置腹的水滸傳。

如今巍巍盛唐的皇朝威信早已一落千丈,社會制度、文明秩序遭遇極大的破壞,包括仍指望在如此血腥殘酷的亂世求個出身的眾多能臣良將在內,人與人的關係,在很多時候很難以忠義等道德理念約束得長久。

如今尚被權宦田令孜玩弄於鼓掌之中的大唐天子李儇,休說是各路藩鎮節帥,恐怕各地黎民百姓都沒被把他看在眼裡。亂世人命如風中殘燭的時節,人與人之間達成合作亦或附從關係,往往也都是從利用與被利用,彼此相互利用開始,期間固然也可以靠感情義氣、君臣名分來維繫之間的關係,但權力、名望、財富...當統治者無法滿足屬下所想要的,這就是一個兄弟手足相殘,臣弒君、子弒父事件頻發也一點都不會讓世人感到稀奇的時代......

這才是貨真價實的亂世。

解青肯投從自己,是因為他不肯一輩子只為苟活而被山寨中的賊人踩在腳底,掙扎著要求個翻身的機會;周圍一眾賊寇現在轉而肯聽從自己號令,是因為他們在如今這等形勢之下的確缺少個能拿主意的主心骨。但是李天衢也很清楚倘若不能滿足他們所想要的,那麼以後的下場恐怕比起方才死在自己刀下的廖倫下場也並不會好到哪去。

不過那也都是後話了...李天衢心中思付,如今山嶺下的反軍既然發現張虎所部草寇的行跡,彼此間已經廝殺開來,那麼此處隱蔽在深嶺中的山寨位置早一時、晚一時恐怕終究會暴露。自己既然已對那些翹首以待的賊眾放出話來,那麼也勢必要當機立斷,拿主意率領眾人扛過迫在眉睫的災厄。

然而比起當初自己隻身獨力的在大批反軍圍殺之時掙扎逃生,現在雖然多了一兩百幫手,但那個疑似是安仁義的反軍賊將弓箭實在太過厲害,根本就近不得身。何況對方就算只率領四五百的人手,在兵力上也仍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而且休說要對付殺至嶺下的敵軍便已十分棘手,時候拖得越久,秦宗權所部反軍說不上何時便又會有大批的兵馬旋即殺至......

現在的形勢,也仍是萬般兇險吶。

※※※※※※※※※※※※※※※※※※※※※

李天衢、解青率領著寨中其餘賊眾傾巢而出,疾奔下九曲十八彎的山路野徑,直逼近堪堪只能容得一個漢子穿過的山谷隧道時,已隱隱的能聽見外面有哀嚎喊殺聲傳來。

環視周圍地勢片刻後,李天衢立刻打出手勢,教眾人再切稍候。隨即又與解青交頭接耳一番,做下安排,分撥了二十名嘍囉隨著解青攬葛攀藤,至兩側枝葉稠密處另做下部署,李天衢便又徑直朝著山谷那邊行去。

傳入山谷隧道間的喊殺聲已愈發的清晰,李天衢立刻伏低了身子,貓著腰朝著谷口的另一邊逼近過去。然而直到那端山林間的景象大概能映入眼簾之際,李天衢陡然又聽見淒厲的箭嘯破風聲激盪驟起,並迅速在山谷隧道中迴盪開來,直震得雙耳內嗡嗡作響!

一支狼牙箭簇疾速從李天衢頭頂掠過,當即狠狠的插進後面一個尚還未來得及俯身的賊兵腦門當中。眼見額頭上插著利箭的同夥一聲不哼的仰面栽倒斃命,也驚得後方旋即而至的賊眾疾聲示警,紛紛如四腳著地的大蜥蜴一般趴在山谷間冰冷的地面上,沒人敢抬起頭來探覷前方究竟。

看來外面的反軍已追攆著張虎所率領的賊眾,已迫近至距離山嶺谷口不過百來步的距離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