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吐蕃如此興師動眾而來,要他們不戰是幾乎不可能的。
為了保住伏俟城和這些臣民。
必須想辦法拖住吐蕃大軍才行。
看著四周漆黑的環境,孫明心裡突然有了一個計劃。
他立刻派人去把內城那6300個臣民也全都叫到城牆上來。
然後命人在城內找了許多木柴製成火把。
孫明的計劃是這樣的。
一會兒等吐蕃大軍快到城下之時,讓這個臣民每人手裡都拿一個火把站在城牆上。
男性臣民站在前面,女性臣民站在後面。
造成城上有一萬多守軍的陣勢來迷惑吐蕃人。
吐蕃立國不久,兵馬多以騎兵為主。
而騎兵最大的短板,就是無法攻城。
孫明猜測吐蕃之所以敢率大軍前來攻打伏俟城,是因為他們得到的情報是伏俟城內只有三千兵馬。
而一旦他們到達城下,發現城上的兵馬遠不止三千人時。
還真的好好掂量一下要不要繼續攻城了。
很快。
手底下的臣民就按照孫明的要求人手備了一個火把。
而這時候。
伏俟城的南門外。
漆黑的夜裡突然亮起成片的火光。
吐蕃大軍的先頭部隊終於到了。
看到這一幕。
孫明立刻讓手下的臣民將手裡的火把點燃,然後嚴格按照男前女後的順序,排成排站在了城牆上。
並且讓人在自己身後豎起了兩面大旗。
......
而另一邊。
經過兩個時辰的行軍。
薩蘭明珠終於將五萬吐蕃大軍都帶到了伏俟城前。
可以當看到城牆上密密麻麻的火把亮光時,薩蘭明珠心裡頓時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