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瞎編的,網上度娘這些資料多得是,正好我看過,就在爺爺們獻醜了。”項明聽到被老爺子再次表揚。臉紅了,這正不是小蘭剛才從度娘上面搞來的嗎?
“不管哪裡來的都是從你的嘴裡說出來的,那就是你的知識。說說看要是交給你的話你會怎麼辦。我們要的就是你的解決方法。”老爺子真的好想項明出手,只要項明出手那這件事就很簡單。
沒見到小學幾間教室裡面,已經設定成醫療室了。上百號重傷員就在這休息。要是以往,這些重傷員要想獲得更好的醫治。那可是要經過千辛萬苦才能轉運出來。送到醫院,有時候甚至還得運用直升機才能接出來。但是項明這裡,不光是重傷員能得到及時的救治,還能得到很好的醫治。禁區醫院可是全軍醫術頂尖的醫生或是保健委派來的專家,這裡是老首長的療養地方,能不重視嗎。這個醫院近水樓臺先得月,靠玄天觀近嗎?得到玄天觀醫術的的傳授,現在這裡的醫生醫術精湛,醫療水平蹭蹭的往上提高。玄天觀逆天的醫術,神奇的丹藥,神秘的真氣。針對這些傷患很輕鬆的解決。這麼多輕重傷員要是依靠外面的救援隊前來營救,黃花菜都涼了,沒見到都過了好幾個小時了,前來救援的隊伍就是剛才在上空轉悠了一下就飛走的直升機。當地的官員一個沒有到,被安置在6個小學的群眾裡面最大的官就是5位村長。說的不好聽自從缺口開始,還沒能形成有效的的救援,以及組成有效的指揮系統。那些官老爺只是坐在辦公室裡面成立了指揮部,還沒有親臨一線。
受災的群眾只能依靠自我的救援,自發的互幫互助。
項明已經早就看出來了,低下的效率,在關鍵時刻就能暴露出來。
每次災難出現後依靠的就是那些村級幹部黨員的能力就出現了。
大學生村官實施了好幾年了。力度還是不大,阻力還是不小。主要是這些大學生村官的待遇真的很低。偏遠地區的公務員的待遇都不高,鎮長工資也就是2400左右。沒有額外的補貼的話真的不多,相比於大城市,沿海的3線城市,同級別的,人家最少是6000打底。村官這個最基礎的公務員拿的工資就1800左右,本來地步很多補貼的,但是這些補貼就是一句空話,一張永遠兌現不了的白條,地方財政發不出了,光有一個數,就是沒有見到真金白銀。
千辛萬苦考上大學,讀完大學出來就拿2000不到,隨便去找一分工作都不止這些錢。所以大學生村官跟支援西部的老師一樣,除了想透過這個跳板更上一層樓外,真正熱心腸的青年真的很少。
一個縣才分到十幾二十幾個大學生。夠啥用,都不夠留在縣城各個機關單位的。能真正下村的很少。
夢想和計劃是很好,現狀很骨感。
項氏希望小學在偏遠地區遍地開花。好幾萬應屆師範畢業生奔赴西部進入了項氏希望小學當老師,那是因為高尚的情操,熱愛西部的貧困,學雷鋒做好事嗎?不是的,項氏希望小學的待遇可是跟一線城市的貴族學校老師的待遇。很多剛畢業的準老師們,本來就業就很難,沒有門路的,畢業就是失業,要走進社會,面臨社會的優勝劣汰嚴酷的無情。教育系統真的不是那麼好進的。要不然還有那麼多民辦老師沒有轉正,每月拿著可憐巴巴的幾百塊補貼呢?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編制不要說成為正式的老師,就算民辦老師也輪不到這些剛畢業,沒經驗,沒後臺,沒門路的雛鳥呢.
項氏希望小學優厚的待遇,深深的吸引了這些除了師範畢業生之外的大學生搶破頭的搶名額。一進去項氏希望小學,首先每人先給1萬塊安家費。不說每個月3000元保底的工資,還有五千到一萬的獎金。每年兩個長假,要是回家探親的話,還能報銷往返車票。到了學校那可是住進了單身公寓,啥叫公寓呀。家電,廚衛齊全。拎包就可以入住。
金錢社會,跑步前進,要是去過苦日子,自己都養活不了,那麼去西部當村官,當支教老師,當支醫醫生,那是傻瓜笨蛋,大學白學了,上大學的錢白丟了。為啥上大學還不是為了將來畢業能有一個好的前程嗎?
“爺爺們,你們也不要一次次的試探我的底線了。我來安排就我來吧,只要願意離鄉別井的到一個新地方謀生工作的我都要。這樣吧,要是到這裡的人,每戶50畝地。一棟小別墅。每年只要他們上繳3成的地稅。他們所出產的糧食農產品我們負責收購。按照市場價收購。我相信5口之家,就憑種地就能脫貧致富,就能奔小康。嘿嘿你們也看到了,我這裡地廣人稀,只有6萬戰俘和罪犯。我還想著是不是把全國監獄的犯人巴拉一半的人來這裡義務勞動,以減輕公安武警部門的壓力,減少國家的開支。現在這些災民就是一個機會,他們房子田地被水毀了,他們沒有了生活的住所,也沒有了生活的資源,這樣讓他們這些絕望的人到這裡來,他們更加容易接受一個新地方,更能適應新地方安家,我給他們的待遇真的不差,你們沒看到小城市,小城鎮,一個個村莊早就建好了嗎、我在兩年前就開始這個移民計劃了。多移民一個,就少一個貧困的百姓。就多出一份土地留下來。現在農村的現狀不知道大家瞭解沒有,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分田到戶,好幾個幾十年不變,當時按人頭分的田地,20多年過去了,當時一家裡就3口人的家庭,分到8畝地,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家族20多口人。就靠8畝地能養活這麼多人嗎?答案肯定是不能的,這些缺少土地的家庭要不就是出去打工,謀生。要不然就是過著貧困的生活。移民不是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面臨的困難也很大,想想以前三峽大移民,歷經好幾年。三峽的移民,甚至就算是移民到國外,那不是還有回故鄉看看的機會嗎?現在往我這裡移民那可是一輩子也許就回不來故鄉了。這是要下很大決心的。要破釜沉舟的勇氣。不信的話移名的徵集就看你們來組織好了,我只負責他們到空間以後的安排。”項明把難題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