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確實是夠驚喜的。”項明心裡想開啟這個門的時候不就像是認主的程式嗎?
“那當然的了。也不看看亞特蘭大科技是多麼的先進,諾亞方舟就是一艘集合了亞特蘭大最高科技的逃生戰艦,很多科技都不太成熟,也就是還沒有使用,要是諾亞方舟展現完全的戰鬥姿態,嘿嘿外星異族也得脫一次皮。諾亞方舟一艘終極變形戰鬥戰艦,子彈頭形狀,長320米,寬160米,高100米。全自動化離子推進器每秒最高時速達到36萬公里,也就是進入光速,可以穿越蟲洞的戰艦,是一艘超越5級文明進入6級巔峰的戰艦。可是還沒有參加試驗就開始了它的首航,那就是帶著我逃命,呵呵是不是很悲哀,很無奈。要是當時這些戰艦都能啟動,參加外星異族的戰鬥,那麼也許我們有反敗為勝的也說不一定,當年一共造了9艘,分別在9個地方建造,諾亞方舟1號是唯一啟動的一艘,其他的9艘作為亞特蘭大最終極的武器之一,對外星異族展開了最後的一擊,能量耗盡潛伏起來了。我不是上次在土宗禁地跟你說過,華夏有九鼎,那麼這九鼎就是諾亞方舟9艘超級戰艦。夠驚喜吧!它們現在可是都能正常使用的戰艦,只要補充能量就可以了。我的記憶裡面,在月球背面,火星,土星等等幾個行星都有亞特蘭大的基地,現在不知道還存不存在。那些事將來的事情,現在就說說諾亞方舟1號的武器配備,太空變形戰機300臺,這款戰機可以變形為機甲,也可以實行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蓋亞1號偵查球20臺,無人戰鬥堡壘100套(也就是那種球形的戰鬥器,蓋亞1號的武器加強版)陸戰坦克(可以變形為機甲形狀,)300臺,機器人戰兵2000人(未來戰士),各種輔助機器人30000人。諾亞方舟本身攜帶的武器,艦首一門400毫米粒子炮。副炮38門230毫米粒子炮。100門近防30毫米鐳射炮。導彈發射巢30個,這些導彈射程分為2種,戰略級*可以達到每秒20萬公里,口徑在5是1000毫米,射程200萬公里。近防對空對地導,口徑60毫米,外太空射程20萬公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戰鬥堡壘派到艦體上參加防禦戰鬥。戰鬥堡壘也就說一個長10米高5米的梭型無人戰鬥飛船,裡面裝備一門100毫米粒子炮。一具導彈發射巢,那些*直徑才60毫米。長度1米,外太空射程達到20公里。大氣層內達到6000公里。備彈100枚,爆炸威力相當於1噸的TMT。還有一門速射炮,口徑20毫米,就跟現在地球那些軍備20毫米機關炮一樣,但是我們的機關炮,可是電磁發射,射速每秒30發,初速度每秒20公里,射程在外太空就不說了,主要是近放武器,不追求射程,要是在地球大氣層以內來計算就可以達到120公里。彈頭的穿透力,可是穿透3級坦克裝甲,三級坦克裝甲就相當於3層坦克裝甲疊加在一起,為了方便計算亞特蘭大武器的威力,我們以後都用目前世界上最強的裝甲坦克裝甲來對比。一炮下去就算是美軍最強坦克也是轟成渣。在亞特蘭大時代,合金裝甲廣泛使用,就連最脆弱的太空戰機的外裝甲也達到2層坦克裝甲的防禦力。沒有這麼威力強大穿透力強的武器根本就是打不透對方。外星異族的所有裝備外裝甲比我們亞特蘭大強上不少,他們的火力也強上不少,這就是我們吃虧的地方,要是按照目前外面的軍備,就算是美軍最強的坦克發射貧鈾*,也沒辦法打破人家的防禦。可想而知文明的差距那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就拿現在一艘諾亞方舟,就可以完虐美軍,他們打不破諾亞方舟的防禦,只能被動的捱打。亞特文明跟現在的科技相比,那就是現在的軍備科技是一個3歲的小孩,亞特文明軍備科技就是一個手拿步槍的大人,而外星文明就是一個手持*的壯漢!”
“是呀!文明的差異,落後就要捱打,這個問題千古不變!”項明開啟了這個金屬門就帶大家進去,這個通道長30多米進去後就到了諾亞中央的主通道。
在前線20米就是整個諾亞方舟的中央控制室。一個兩千平方米的大廳。在中央還是跟乾坤戒裡面小蘭呆的大廳一個樣充滿科幻,一個籃球大的光球散發和藍色的光芒。
“主人這是光腦,我的一個分機,當年亞特蘭大處理器就是光腦。前天不是蓋亞一號球出來了嗎?它幫我啟動了諾亞方舟一號的光腦!”小蘭解釋為什麼天級洞到現在才開放的原因。
以前乾坤戒一直儲存在觀中無名子黃金雕像的右手大拇指上面。乾坤戒沒有自行移動的能力。小蘭也沒有自動開啟乾坤戒空間門所需要的能量(生物能)。諾亞方舟雖然跟乾坤戒近在咫尺,但是作為存放的光腦主機的小蘭存放地的乾坤戒,那只是一個儲物戒子而已,小蘭也不能透過乾坤戒聯絡外面。自從認項明為主,小蘭才能透過項明知道外面的情況,項明就相當於雷達的天線,相當於小蘭的耳朵,眼睛。在項明神識的範圍內,小蘭可以控制乾坤戒,那還是代替項明來完成的。現在有了蓋亞一號球,小蘭透過項明作為中轉,可以控制蓋亞一號球。作戰的範圍還是在項明神識的可以覆蓋到的範圍,但是偵查到的範圍就是蓋亞一號偵查範圍。
“嗯,知道了,這裡的靈氣和濃郁!”項明疑惑。當然靈氣濃郁了,亞特蘭大龍族把靈氣當做生命之泉的。靈氣是人類最容易吸收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