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龍國軍魂> 第一百九十四章南平教育困難重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四章南平教育困難重重

想要改變南平落後的教育,想要跟的上沿海發達城市的教育,想要改變一個地區落後貧窮的局面,那就必須是加大教育的投入,小學,初中,特別是高中,以及中專技校的投入。

南平高中的現狀很是落後,全市也就8所高中,不要說9年義務教育,100個小學生,只有60個能進入初中,60個初中生也只有十幾個進入高中。家庭的原因,或是高中嚴重的超員,每個班都是按照大班80個名學生來編制。根本沒有這麼多的學校資源來接受初中畢業生的能力。100名小學生經過幾年後最多隻有10個人能進入高中,這個淘汰率高的嚇人。不是公平的淘汰,那是無奈的淘汰。中考那是全省統一試題的。按照分數線錄取,就拿南平高中來說,高一8個班每個班80人(有的班超了幾名)。招生的名額就是650人。南平高中的錄取分數線比普通高中的分數線高很多,也就是說南平作為重點高中,那是有限選擇生源,挑剩的才輪到其他7所高中。可是就這個錄取分數線。跟發達地區相差太遠的分數線,超過這個分數線的學生才260人。南平高中剩下的招生名額就是那些委培生,也就是要交贊助費的學生,每一名沒有達到分數線,或是已經達到分數線被擠下來的學生,想要進入南平高中那麼就需要交8000元的委培費。

就這一筆額外的費用,對於普通的家庭負擔不是一般的重,還不說每一個學期都要交2000元的學費,維持最低的生活費每個月300元。培養一個高中生,每年最少需要上萬元。三年就是3萬元。這是最少的。要是加上委培費的話那麼就超過4萬。

4萬對於一個貧困地方的普通老百姓而言,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負擔。這就是為啥,在南平就像那個豬食的伙食很多同學們都吃,而不額外的加菜,窮呀。很多家庭都是超生家庭,就連只生一個的家庭都難供的上。還不說很多家庭因為超生,也就是該學生有好幾個兄弟姐妹的家庭。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以及多要男丁的思想。導致了很多家庭都有幾個娃。

前面不是提到過,土地是幾十年不變,也就是土地自從80年代初,分過一次土地外,往後就再也沒有分過土地。以前分的土地基本都是太爺爺,太奶奶,公婆,叔伯這輩的。當年的一個十來歲的半大男孩現在也當父親了。甚至也有當爺爺的了。分到當年這十來歲的大男孩他名分下的土地就這麼一份2畝水田3畝山地。可是20多年過去了,他自己生了3個男丁1個女孩,女孩的話就算了,嫁出去也就不佔家裡面的田地的份額。但是3個男娃現在長大了,老大,老二也結婚了(結婚的早,大部分20出頭就成家了),老三上高中,女兒上初中。老大生了3個娃,那麼他分家了,老二生了2個娃,也分家了。娶回來的婆娘那算是給家裡面填了張嘴巴。這樣老大老二分家了,就分了這個當年的大男孩的家當,2畝水田,3畝山地,一份宅基地,就這樣分成了5分。畢竟還有2個在讀書的弟弟妹妹在嗎?這個大男孩20多年就發展成為一個家族了。1個自己的婆娘,3個兒子,1個待嫁的閨女,2個兒媳婦,5個孫子,13口的大家庭。2畝水田3畝山地,要養活這麼多的人,真的很難。還不說現在50多歲的他,還要供一個高中生,一個初中生。2畝水田3畝山地分成5分給老大老二分去了2份。這個他負擔真的很重很重。8分的水田,1.2畝的山地要養活自己以及婆娘,還要上高中的3兒子,上初中的女兒,真的亞歷山大呀。這不一個農民工出現了,這位父親到外地打工去了。想想三兒子每年上萬的學雜費,女兒也要大大幾千,還得要養活自己和婆娘,負擔真的很重,分家後的這點土地8分還不到一畝的水田,產出來的稻穀勉強夠吃,1.2畝的山地種上了桂圓,可是這兩年桂圓價賤,都不夠肥料農藥錢,乾脆就丟荒了。

還不說要供一個大學生上萬大學,那更是要吐血的重壓。連個高中生也供的吃力。好在兒子爭氣,不亂花錢,除了伙食費,買點牙膏,洗衣粉這類,在學校穿的是校服,沒有買其他的外套。還能勉強的供的上。

南平教育水平,是跟當地的政府投入,以及當地老百姓的錢袋子有關係。項明是一個大善人,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大好人。他在努力的改變南平的各個方面的現狀。脫貧致富,奔小康,這是一個偉大的夢想,項明在向這個方向努力。項明打算初步就是增加高中生的比率。小學這一方面項明已經做得很好了,在南平項氏慈善基金建了50所希望小學。南平政府也加大了這一方面的投入。至少9年義務教育要跟的上有這麼多的小學生就的配套這麼多的初中。擴建原來的初中,新建二中。

知道早就實行了9年義務教育了,為啥還存在幾所私人辦的初中。私人初中那是要收費的。9年義務的初中不收學雜費的。

這幾所初中的存在,可不是跟沿海發達地區那樣,是私人辦的貴族初中。是哪些精英們就讀的學校,這幾所初中卻是垃圾的收容所,是哪些考不上初中,而有交不起高額的委培費無奈之下才來的,還有的就是那些初中被開除的,轉到這裡繼續上學的。

國家雖然早就實行了,9年義務教育,但是別忘了這裡是西部,而且是一個落後的西部,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什麼都是落後很多。在東部地區參加中考,那是在此的分配資源,說白了就是小學生完成小學學業後按照成績多少在有選擇學校的權利。考的好一點的就能進重點的學校,考的不好的就算他是一個笨蛋,一個三壞學生,也能上學區的初中。初中每個班都是小班,30多人的小班,再多的小學畢業生都能容納。而在南平這些欠發達的地區呢,一個鎮能有一所初中就不錯的了。每個班級都是大班,那可是從教室講臺就到教室後面的牆都安排了座位。基本是能容多少位置就安排多少位置。這是學校現有的教室已經超負荷的容納學生了。可是有人會問,為啥不多建一座教學樓呢?那麼問出來的這個人,人家當你是傻瓜,難道當教育局,財政局是你家開的嗎?就算是你家開的,可是財政局,沒有錢不說還欠一大屁股的銀行欠款,哪裡有錢撥款給教育局。教育局都拖欠教室的工資了,就連最基本的學校維修費用都滿足不了,哪裡有錢去建新的教學樓,容納更多的學生呢?

沒見到就連南平最好的學校,南平高中,那棟教學樓都可以當爸爸級別了,沒見到南平高中的初中部還在上世界60年代的瓦房上課嗎?

擴建,那是要看看錢袋子的。

這就是為啥私人初中能存在,私人初中也要交學費的。但是家長算了一筆賬,要是到正規的初中去上的惡化要交好幾千的委培費,這一筆費用都夠上私人初中3年的學費了。

在南平這裡初考就是一個淘汰的初考,那是確定在初中能有一個位置的生死之戰。考的上的就能繼續上,考不上的就各憑本事了。

不要說其他的教育,醫療,交通,就拿公務員來說,公務員的工資。這個標準不是統一的嗎?下到普通的科員上到像項明這樣這樣的超級公務員,國級級別,和國家的職務。按照這個最多也就是不到7000元。本來西部就有幾種其他地方沒有的補貼。但是就是這個上面有檔案的工資標準,在南平也實施不下去。本來該拿跟東部地區一樣的工資的。普通科員都能拿到4000元,但是在南平就算是一個科級幹部也就2500左右。同樣幹一樣的活,拿到的就有這麼大的的區別。

南平的教育就是這種情況。上面不給錢,靠當地的財政,那麼就等著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