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鋪墊足夠後,樂章準備進入最高潮,在木管雖然柔軟但是一次比一次明亮的鼓勵之下,銅管齊奏一次比一次恢弘明亮激昂,一次又一次,作曲者似乎有取之不竭的靈感,直到木管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後,銅管也終於爆發到了最高點,緊接著絃樂全體奏響,又讓溫暖瞬間充填了聽眾腦海,而且持續不斷。
管絃樂溫暖好久之後,打擊樂開始鋪墊,慢慢加戲,別人則慢慢淡出,然後打擊樂逐漸當起主角。
幾乎一瞬間,管樂絃樂再次同時出擊,管樂澎湃地籠罩,絃樂恢弘地激射,所有的美好和光明,似乎都在這一刻匯聚並且放大,讓音樂過於燦爛,聽眾不得不閉上了眼睛。
不過這個最高潮比較短暫,然後樂曲回落,進入樂章尾聲,似乎又開始了憂傷地抒情,但是和開始的時候大不一樣,沒有絕望,倒是有希望。
樂團都停了,場上一個音符都沒了,連立新還在那輕繞了幾下指揮棒幹什麼?
樓上樓下響起了一些掌聲,但是沒成氣候。龔曉玲從後面握了一下楊景行的肩膀,楊景行笑嘻嘻回頭,看見龔教授是一副被音樂完全感動的神情,就連忙收斂了自己的賤。
楊景行來不及回應周圍的所有關注鼓勵目光,臺上第四樂章開始了。
第四樂章,形式上看是兩個迴旋曲的錯位結合,作曲家的把戲玩得比較多比較巧妙,如果讓本科新生來分析結構,沒準會弄得頭暈。
但是從情感色彩看,第四樂章和第一樂章似乎有點重複了,主要都是那種壯麗開闊的感覺,甚至時長都差不多。只是第四樂章要比第一樂章更具有濃烈的新鮮感,雖然素材不一樣,但情感表現可算是第一樂章的豪華改進升級版,沒準作曲家在第一樂章的收斂就是為了給第四樂章留更多餘地。
第四樂章的變化也不多,基本上從到位都在取悅聽眾的耳朵,不光好聽而且大都是積極正面的音樂形象,只是偶爾會調節一下,再就是變換手法。
如果做個聽眾調查,可能第四樂章甚至比第三樂章更受歡迎,但是如果放在作曲系來分析,第二第三樂章能大書特書,第四樂章的內涵就淺得多了。
第一樂章有引子,第四樂章有尾聲,尾聲也比較長,最後透過絃樂的歡快節奏和管樂的鏗鏘表現出希望無限前途美好的樣子。
連立新的最後一個動作也是年輕活潑的觀感,再稍微停頓一下只有一兩秒鐘,就不太矜持地轉身過來面對觀眾席,帶著一點點似乎高傲的微笑,下巴有點仰。
掌聲響起,到底是楊景行沒地位沒資歷,這掌聲的起勢要比前面那些節目差得多,前面是節目一結束指揮一動作,全場立刻開始噼裡啪啦,輪到楊景行這,雖然帶頭的人也不算少,但是後面跟上的人似乎還持觀望態度,顯得不是很果斷。
也不能怪別人,就看看作曲者周圍吧,丁桑鵬沒馬上動手,校長沒馬上動手,賀宏垂更不著急,李迎珍似乎根本就沒那意思……還是龔教授好哇,路楷平也給面子。
不過連立新該是有點地位的,看他那姿勢,做得越來越足,大家同行還是要給面子。所以掌聲就逐漸熱烈起來,整個音樂廳都加入了進來。丁桑鵬都抬起了老胳膊,李迎珍就也也稍微意思一下。
然後更多人可能想起這是壓軸曲目了,就更加多給點面子,掌聲就更濃烈洶湧了一些。
小半分鐘之後,樓上的人才開始逐漸放下手來,畢竟今晚每個節目差不多都是這個待遇,一視同仁嘛,也算鼓勵晚輩了。
楊景行假裝是把巴掌是拍給樂團和指揮的,本來想堅持一下,但是要開始像校長他們一樣接受周圍的祝賀了,不過校長得到的是恭維,楊景行得到的是表揚。
唐青回過頭,像是自己多年輕一樣,擺個手臂枕在椅背上的姿勢,說:“人生幾件樂事之一,物有所值勞有所獲,我們物有所值,你勞有所獲。”
楊景行嘿:“您也勞有所獲。”
唐青謙虛並順便奉承年輕女人:“老師們才是勞有所獲,辛苦了。”對李迎珍諂笑,忽略了賀宏垂。
李迎珍呵呵一下:“您也是……丁老,您累了吧?”
丁桑鵬這才稍微回頭:“還好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