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時而輕輕搖頭,便是對某張學子試卷不太滿意。
遇到不太滿意的,孟語堂會直接拿到一旁,遇到滿意的,便會青毫點赤,打上一個對號。
在批閱到最後一張試卷之時,只有兩位學子的試卷被點赤。
國子監學子林磷,江南書院學子白充甌,皆是儒家子弟。
得此結果,其實並非是孟語堂有意偏袒儒家,而真的許多策論太過不堪。
比如那徐州的某位學子,竟然建議改科舉制為舉薦制;
再比如那幽州的某位學子,竟然建議在九州之內每州設定一座國子監。
顯然都是些徒有才學,卻不知政治暗潮的傻子。
科舉制改為舉薦制,且不說這是不是歷史的倒退,僅是“誰來舉薦”這一件事情,便會在王朝之內掀起軒然大波!
至於在九州之內每州設定一座國子監,聽上去是為了天下學子更好的學習聖賢之道,實際上卻是蠢到極致。
國子監乃是儒家勢力,王朝能允許建立一座國子監已經做了極大的讓步,若是整個玄商王朝每州都設立一座國子監,豈不是平白壯大儒家勢力?
孟語堂心裡其實倒希望是這樣,但是這張試卷一旦呈到聖前,極有可能被陛下誤認為是儒家在背後操作,藉著學子的口說出自己的想法!
看著僅有兩份點赤的試卷,科舉司的老主司提醒道:“尚書大人,若是隻點赤兩份,陛下哪裡怎麼交代?”
孟語堂微微嘆氣:“我又何嘗不知道,只是這其他幾張試卷,太過幼稚,才學尚可,眼界太差!”
說話間,孟語堂將目光落到最後一張試卷之上。
最後一張試卷很不一樣。
其他十張試卷全部都是名貴的江南竹宣紙,而這最後一張紙卷,只是普普通通的木宣!
布衣學子?
孟語堂眼前一亮,道:“怎會有布衣學子的試卷?”
老主司眼神閃爍,道:“啟稟尚書大人,這張試卷原本不在這裡,但我在批閱之時,發現這張試卷才學非凡,所以特拿來給您批閱,看看能否進入前三甲的考究之中!”
孟語堂輕輕點了點頭:“前三甲已有兩名是我儒家學子,若是這布衣學子的才學眼界真的足夠,納入前三甲倒也無妨,也免得天下總說我儒家堵住了布衣學子的上升通道!”
說罷,孟語堂拿起宋林的試卷,品讀起來。
<!17k>
喜歡我以詩詞問長生請大家收藏:()我以詩詞問長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