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把陪房安排好了。冬至到了。
這個時代的冬至可和以前不同,不僅僅是天氣的變化,官府、民間各相慶賀,有“亞歲”之稱,大家或舂年糕,或弄偏食用來祭祀祖先,女眷還要為尊長獻上鞋襪,稱為“履長”。徐府又與別人不同,不僅司禮監送了“九九消寒詩圖”來,皇上還賞了徐氏兄弟玄狐皮的暖耳,皇后賞了徐氏內眷各種應景的衣料,徐家早飯也多了一道辣湯。
十一娘興致勃勃地把九九消寒詩圖掛在東次間的粉牆上。
徐令宜靠在臨窗的大炕上看書,聽她和琥珀低聲說著話,語氣十分的歡快,抬頭望去,見十一娘戴著太夫人賞的一頂白狐皮臥兔兒,襯著精緻一張粉臉,像個小兔子似的,覺得有趣,笑道:“你以前沒有見過嗎?”
“見過。”十一娘笑道,“以前父親在家的時候。也曾親手畫了有九九八十一瓣的梅花圖貼在牆上,每天用筆塗一朵花瓣,等梅花圖完成了,春天也就要來了。”
徐令宜笑道:“那還是梅花圖好一些。司禮監的東西就是一本正經的。”
十一娘聽著徐令宜提一本正經,覺得十分有趣,笑得璨然:“要不把這個貼到您書房去,我們屋裡貼梅花圖?”
這段時間她常常去徐令宜位於西廂房的書房裡去借書。
說實在的,乏善可陳。
雖然一看就是他慣用的東西,但兵法為多,其他是些人物傳記,、詩詞沒幾本。那些兵書的留白處還有他的筆跡,從稚嫩到剛健,記錄著一個人的成長。十一娘看著很親切,卻沒有辦法感興趣,也就只是去看看,書是一本也沒有動的。
徐令宜知道十一娘這段時間去自己書房裡挑書,卻是一本合意的也沒有,覺得她是在打趣自己,他也並不是個小肚雞腸開不起玩笑的,索性和她耍花槍:“也是,司禮監的東西和我書房到是極相配的。”
十一娘笑起來,眉目間光華流轉,說不出的嫵媚動人。
徐令宜只覺得賞心悅目,心情很好。
有小廝進來稟道:“侯爺,粥棚搭好了。三爺來差小的問您,您去不去看看!”
自進入十一月,這雪就沒有停過。早前就有饑民結伴到燕京乞討,都被攔在了城門外,據說還出現了凍死人的事。永昌侯黃老侯爺出面聯絡燕京各公卿之家在城西阜城門外設粥棚,徐家雖然不是頭一個,也沒落尾,把自家的粥棚擺在了威北侯林家的旁邊。
徐令宜聽了就丟了書:“我這就去。”
小廝應聲去回稟,十一娘忙和綠雲找了徐令宜的那件水獺皮斗篷出來給他披上:“侯爺路上小心點,天寒地凍路又滑。要不改坐轎子吧?”
“這算什麼?”徐令宜任十一娘幫他披了披風,“我在西北不知道遇到過多少比這還要惡劣的天氣。你不用擔心。”
十一娘點頭,送徐令宜出了門,還沒折回去,有小丫鬟跑來:“夫人,大*奶來了。”
從西大街路口分手已經有幾天,一直沒有聽到大*奶的訊息,又不好差人去問,正等的心急,聽這話,立刻跟著小丫鬟去迎大*奶。
大*奶披著青蓮絨的灰鼠斗篷,臉色有些頹廢。
十一娘看著心裡暗暗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