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爾走了。
對於那個提議,他沒同意,但也沒反對。
路克只能搖搖頭,拿著空掉的酒瓶盤子回去:老男人就是矯情!想要又不說,非要別人主動。
事實上,他知道菲爾為什麼會來。
因為在他和託尼的支援下,新神盾局的海中基地已經下水了。
之後,菲爾會為這個新基地忙碌一段時間。
託尼那邊的水下基地還沒建造。
一來是他沒菲爾這麼急迫的需求,二來是先給菲爾造一個練練手,積累經驗。
當然,菲爾也不虧。
這個海中基地的材料大部分都是託尼和大佬半賣半送的,技術更是免費提供。
即便如此,成本價也達到了三十億美金。
如果換成託尼賣給美國軍方,這價格起碼翻十倍,還得拆掉其中很多好東西——比如方舟反應堆。
比起眼鏡蛇的第一版基地,新神盾局這個海中基地改進頗大。
首先,機動性與強度大幅度提升。
代價是體積只有路克搶的那個三分之一。
不過路克的基地是用來做加工廠,菲爾這個卻是後勤與戰鬥堡壘,這樣的改動很合理。
新基地隱蔽性好,後勤能力極強。
亞洲又不是他們的活動範圍,這個堡壘只需要在大西洋各處移動,就能兼顧歐美非三大洲的大片區域。
這樣一來,新神盾局想在地球大部分地區進行大規模行動都不是問題。
雖然這種中型基地的標準載員也就五百人,緊急情況下一千人的作戰部隊也能塞進去,但也足夠了。
菲爾的新神盾局現在大概有兩千人左右。
即便以後規模擴張一點,那三五年內這個基地也足夠使用。
等到人數再多一點,開第二個海中基地也不遲。
現代工業社會就是這樣。
只要第一件產品定型,後續的規模化生產難度就會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