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CNC蒼藍暮光> OR9-EP5:黑日之下(1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OR9-EP5:黑日之下(13) (1 / 3)

OR9EP5:黑日之下(13)

【在一個四海都是兄弟姐妹的世界裡,為什麼風浪會喧鬧呢?】——芳朗,1941年9月6日。

……

邁克爾·麥克尼爾小心翼翼地開啟抽屜,從裡面取出了一張照片。他把照片放在佈滿了灰塵的桌子上,凝視著照片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內心再一次被揮之不去的憂傷佔據。

他又拿出幾張照片,將這些照片整齊地排成一列。照片上的每一張臉,他都認識:這些人或是在這個平行世界和他並肩作戰的美軍戰術機駕駛員,或是已經跟隨他一路至今的和他來自同一個世界的戰友。一年的時間,說短也短,說長也長,他對遲早要到來的離別早有預料,卻未曾想到會來得這麼早、這麼突然。

如今圍在他身邊的就只有半路上補充過來的那些從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調來的同伴們了。見證著第81聯隊的舊面孔一個個消失的麥克尼爾曾經以為自己和自己的戰友們會是例外,事到如今他不得不承認那只是他自己一廂情願的幻覺。他能夠經歷無數慘烈的戰爭而活到高壽可能僅僅因為他的運氣足夠好,或許有一天他就要成為那不幸者、而他人將以倖存者的身份扛起他的旗幟繼續向前。這沒什麼不好的,人皆有生老病死,他不會幼稚地以為自己能永遠成為勝利者、成為贏家。

“……等著我。”他輕輕地對著照片上那些已經永遠離他而去的人們說著,“等我把這一切都搞定了……”

“長官,我們——”喬治·阿爾斯通中尉推門而入,見麥克尼爾望著桌子上的一摞照片發呆,瞬間明白了前因後果,“……那我等會再過來。”

“不用了。”麥克尼爾手忙腳亂地收拾好了桌子上的雜物,又讓阿爾斯通中尉拖過來一把椅子、坐到自己面前,“是說突襲柏林巢穴的事吧?我也在考慮那個方案的可行性,但最終來決定這一切的還是上級指揮機關和參謀部。”

就像麥克尼爾經常說的那樣,如果模擬BETA巢穴當真能製造出人造母艦級BETA,屆時只要把人造母艦級BETA化為巨型炸彈即可,聯軍也能不費一兵一卒就摧毀下一個BETA巢穴。不過,他的想法對於想要從BETA巢穴裡繼續獲取更多G元素的聯軍高階將領們而言是沒法接受的:對於還沒有拿到G元素的法軍和兩支德軍而言,利用攻打柏林巢穴的機會獲取G元素說不定就能讓他們擺脫受制於美軍戰略的現狀、憑著自己的實力收復歐陸。

但讓麥克尼爾和阿爾斯通中尉煩心的並不是據守歐陸的聯軍只顧獲取G元素這件事,他們能理解法國人和流亡在法國的德國人的心情。僅僅要獲取G元素的話,把人造BETA裝在人造母艦級BETA裡就行了,到時候讓那些人造BETA護送BETA巢穴核心返回也無所謂。然而,出現在麥克尼爾案頭的計劃書卻表明聯軍不打算在進攻柏林巢穴的過程中使用除了人造母艦級BETA之外的其他人造BETA,理由是負責模擬BETA巢穴的專家們一致認為無法保證人造BETA在其他BETA巢穴附近仍然聽從指揮。

要是情況就這麼簡單,麥克尼爾說不定還會誇獎聯軍指揮機構足夠警惕,但接下來他就笑不出來了,因為被列入突襲柏林巢穴作戰方案裡的行動部隊裡包括了近乎全部滯留在歐陸的美軍和英軍戰術機部隊。法國人對外的說法是,這種安排是綜合考慮了聯軍各個部分的實戰經驗和作戰風格之後的結果——見鬼去吧,麥克尼爾有理由認為制定方案的參謀們只想在全部情況下立於不敗之地。

“我倒不是反對他們的安排。攻打BETA巢穴這種事,本來就是我們更擅長,讓我們去才是最合適的選擇。但是,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測試利用人造母艦級BETA長途、長時間運輸作戰部隊的後果。”麥克尼爾逐字逐句地審視著檔案上的內容,他不會放過哪怕一個細節。本來他沒理由也沒資格插手這些事務,這還是多虧了第81聯隊的其他指揮官協助,他才能如願拿到計劃書。“就怕作戰部隊到了指定位置之後連人帶裝備全都沒法動彈……你看,他們都沒時間去研究怎麼把那麼多人固定在人造母艦級BETA內部。”

“要趕時間的。”阿爾斯通談起此事時也很無奈,因為聯軍若不在BETA制定出對抗地下突襲的戰術之前搶先出擊,以後恐怕就沒這麼好的機會了,“……嘿,他們聽了些意見,但又沒完全聽。”

“去做測試吧。”麥克尼爾沉默了片刻,言簡意賅地結束了討論,“既然上級是這麼安排的,我們就要確保我們會是抵達終點之後能立即投入戰鬥的那一批人。”

“明白。”

事實上,麥克尼爾在猜出聯軍的意圖之後就開始做準備了,他最害怕的就是裝甲部隊在母艦級BETA體內撞得人仰馬翻、以廢銅爛鐵的形式抵達被BETA團團包圍的終點。為此,他說服第81聯隊在凡爾賽搭建了一個大型訓練設施,以模擬可能在人造母艦級BETA內發生的情況。

對於戰術機而言,想在人造母艦級BETA體內保證自身安全似乎很簡單。第338中隊的其中一名戰術機駕駛員就此提出了建議,他認為只要讓戰術機全程保持和人造母艦級BETA相同的前進方向和速度進行勻速飛行同時控制所有戰術機之間的相對位置基本保持不變,就可以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機毀人亡的慘劇。

“很好,我喜歡這個辦法——不過,如果人造母艦級BETA由於某些原因突然轉向,比如徑直向下或是向上又或者是快速拐彎……你們又要怎麼辦呢?”打起精神的麥克尼爾笑著鼓勵下屬繼續說下去,“這是很嚴肅的問題,請不要說只需拿特技表演的流程來應付就能解決。”

“長官,這對我們這些戰術機駕駛員來說沒什麼困難的,我相信我和大家都能順利地在行動開始前完成必要的訓練工作。”這名和阿爾斯通中尉年紀相仿但軀體顯得更瘦弱一些的戰術機駕駛員自信地對麥克尼爾說,既然時間緊迫,他們要做的是馬上開始訓練而不是胡思亂想,“交給我們就行,你們還需要考慮具體戰術。”

既然下屬主動請纓,麥克尼爾也沒有拒絕的理由,他放手讓其他戰術機駕駛員探索在人造母艦級BETA體內安全行動的辦法,同時和阿爾斯通中尉商議著尋找A小隊的下一任小隊長。彼得·伯頓已經以烈士的身份被埋葬在公墓中,無論麥克尼爾有多麼懷念他,死了的人也不可能重新站起來——更令人絕望的是,倘若李林所言非虛,他們迎來的是徹底的、毫無迴旋餘地的死亡。

儘管麥克尼爾一再催促自己目前唯一的得力副手早些拿出名單,身為C小隊指揮官以及伯頓死後事實上的副中隊長的阿爾斯通中尉卻始終沒有動作。大部分新加入第338中隊的戰術機飛行員都來自海軍或海軍陸戰隊,其中一些人原先就和阿爾斯通中尉相識,憑著這些舊日戰友,阿爾斯通中尉要想取代如今因戰友們紛紛犧牲而心神動搖的麥克尼爾,簡直易如反掌。

然而來自海軍的代表卻並沒有舉薦自己的戰友們。相反,阿爾斯通中尉最終向麥克尼爾推薦了一位不起眼的戰術機駕駛員。此人自加入第338中隊之後沒有什麼令人眼前一亮的戰績,在所有軍事行動中表現得中規中矩,普通得到了麥克尼爾即便看到對方的名字也想不起來此人究竟是誰的程度——對於幾乎沒有耐心和新補充過來的同伴們交流的麥克尼爾而言,那些名字僅僅是個代號而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